艾未未

作品数:207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德泉小青徐竞伟袁圣婴水雁飞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大众网哥伦比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艺术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人之痛:艾未未手机里的难民危机
《艺术与设计》2016年第12期177-181,共5页Louis Hothothot 
艾未未,著名艺术家,2010世界艺术影响力榜名列第十三位,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荣誉院士。1957年生于北京。1978年就读北京电影学院。1983年就读帕森设计学院,1998—2006年中国艺术文件库艺术总监。并从事艺术、设计、策展等领域的工作。
关键词:北京电影学院 难民 手机 设计学院 艺术家 艺术学院 中国艺术 
艾未未首次设计手饰自金色钢筋中切割而成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6年第1期142-142,共1页
艾未未这次设计的黄金钢筋手镯,在ElisabettaCiprianl画廊展出,有三种长度,其突出的脊线纹理与金色钢筋条形成区分。艺术家从一个金色钢筋中切割出来,并缠绕在手臂上使其弯曲。
关键词:钢筋 金色 切割 设计 手饰 形成区 艺术家 筋条 
艾未未:决裂
《现代装饰》2015年第5期22-23,共2页刘慧 吕菲菲 
林冠艺术基金会是一家私人艺术机构,致力于收藏国际高水准的当代艺术作品,两个展示空间分别位于哥本哈根北港以及北京798艺术区。自2011年成立起,这一基金会便先后举办了众多国际顶级艺术家个展,参展艺术家包括蔡国强、路易斯·布尔乔...
关键词:艺术作品 哥本哈根 展示空间 基金会 艺术家 国际 
艾未未:艺术家是一颗病毒
《艺术与设计》2015年第10期144-153,共10页王蕊 
中国现代艺术家中,艾未未在国际艺术圈中的知名度是最大的。而在中国,则不尽然。直到今年6月他在北京的作品展,以及7月22日护照重回他手之前,他的名字都很少被大众提及。纵观他艺术生涯的30多年,他的经历是不可避免的,他关注人权...
关键词:艺术家 病毒 摄影作品 艺术生涯 知名度 自由性 现代化 美国 
艺术栖于“合”——李全武访谈
《画刊》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靳卫红 李全武 
地点:武汉时间:2014年4月5日靳卫红:你们当年在什么情况下有了合美术馆的构想?李全武:在回答此问题之前先容我做些铺陈,至1985年赴美转眼近三十载,我与陈逸飞、陈丹青、袁运生、木心、金高、张宏图、艾未未、严力、夏保元等十几位算是...
关键词:艾未未 陈逸飞 金高 木心 保元 夏阳 中国艺术家 陈丹青 中国改革 靳尚谊 
当代艺术家艾未未Stacked760台单车装置艺术展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3年第2期143-143,共1页
中国当代艺术家艾未未横跨各种领域的艺术设计,包括雕塑、工业设计、摄影、影像等作品。全新个展“Stacked”目前正在意大利圣吉米纳诺SanGimignano之GALLERIACONTINUA艺廊展开,集结了760台中国最常见的单车为设计,相当壮观。其中最...
关键词:艺术家 装置 单车 艺术展 自行车品牌 艺术设计 工业设计 交通工具 
艾未未以后想找他,难了
《消费》2012年第39期I0007-I0007,共1页
逝者/塞格·斯必泽SergeSpitzer 罗马尼亚出生的纽约艺术家塞格·斯必泽(Serge Spitzer)(1951-2012),近日去世,享年61岁。他的迷宫式的装置作品,以探索时间的流动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与观众分享现实和集体记忆。
关键词:艾未未 罗马尼亚 装置作品 公共空间 集体记忆 艺术家 
太平天国——可能的历史交汇:艾未未、谢德庆、蛙王郭孟浩、黄马鼎在纽约
《艺术界》2012年第4期212-213,共2页林昱 Katy Pinke 
如果有什么地方适合发生艺术传奇,纽约算是一个。"太平天国"展示的是四个来自不同背景的华人艺术家,在1980年代的纽约所从事的艺术创作。展览标题来自其中一名艺术家黄马鼎的一幅画作,考虑到四个艺术家的华人背景(艾未未/北京、谢德...
关键词:太平天国 艾未未 纽约 德庆 交汇 历史 中国近代史 艺术家 
傅莹:女外交家这样炼成
《意林》2012年第8期10-11,共2页张达明 
2011年8月17日,德国《明镜》周刊记者苏珊娜·科博勒对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进行了采访,涉及内容很广泛。在一个小时采访中,"傅莹女士举止雅致、专业,思想锐利,始终以西方人固有的骄傲口吻同西方人平等交流。她的自信和雄辩,让我明显有一种...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苏珊娜 副部长 周刊记者 艾未未 德国人 提问者 被采访者 海试 中国艺术家 
关于新媒体的全球进程调查(15)-EMPYRE-
《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第4期56-57,共2页李振华 
介绍这个项目的缘起是我曾参与其中,后因为其讨论导向被引向艾未未问题而退出。-empyre-的发起者为Melinda Rackham和Edward Sanderson,我认识Edward Sanderson已经有3年多的时光,很喜欢Ed的沉默和慎思。此外,这个项目还有很多我...
关键词:新媒体 EDWARD 调查 进程 艾未未 发起者 艺术家 批评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