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棉区

作品数:19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道青刘小玲王维郑曙峰余立祥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省九成监狱管理分局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棉花》《安徽农学通报》《农业科技通讯》《农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15
《农学学报》2015年第9期50-56,共7页王维 郑曙峰 徐道青 刘小玲 陈敏 阚画春 彭华升 李秀珍 余宏旺 
院长青年创新基金"机采棉集中成铃机制及调控效应研究"(13B0838);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团队"(13C0707);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项目"安徽省机采棉关键农艺技术研究"(14A0724);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徽省适合机械采收的棉花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北综合试验站"(CARS-18-34);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岗位专家(郑曙峰专家)
为了建立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种植模式,采用正交设计3套3因素3水平田间试验,研究了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优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对安徽沿江棉区机采棉产量影响显著的栽培因子有品种、播期和种植密度等,DPC、N和去蕾措施等3个栽培因子对机...
关键词:沿江棉区 机采棉 栽培技术 优化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区域大配方效果验证研究被引量:5
《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23期28-30,共3页王维 徐道青 刘小玲 孙礼胜 余宏旺 彭华升 李秀珍 屈磊 郑曙峰 
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棉花轻简化机械化关键技术创新团队"(13C0707);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北综合试验站"(CARS-18-34);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岗位专家;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安徽协作网
该项研究以安徽省沿江棉区的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研究区域大配方、小调整和缓释配方的应用效果,为棉花简化、节本、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产量上来比较,望江县以大配方处理最优,略优于小调整,东至县则以...
关键词:安徽 沿江棉区 棉花 大配方 效果验证 
安徽沿江棉区除草剂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棉花》2012年第3期32-33,共2页王子光 
安徽沿江棉区以种植棉花、油菜、小麦为主,一般为两熟制。在当地广泛使用的除草剂类型主要有:(1)灭生性除草剂有10%草甘膦、62%草甘膦、40%草甘膦、百草枯等;(2)阔叶除草剂有苯磺隆、乙羧氟草醚、二甲四氯等;(3)禾本科除...
关键词:灭生性除草剂 沿江棉区 安徽 棉花生产 乙羧氟草醚 高效盖草能 芽前除草剂 草甘膦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育种方向的探讨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12期146-147,164,共3页范正旺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棉花生产机械化服务。
关键词:安徽沿江 棉花 育种方向 
抗虫创杂棉21号在安徽沿江棉区的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11年第19期76-76,107,共2页史勇敢 朱永歌 周桃华 
创杂棉21号在安徽沿江棉区种植,表现了稳产、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等特点,高产栽培宜选用优茬、育苗移栽、宽行适密、足肥巧施、全程化控、防抗灾害等技术。
关键词:棉花 创杂棉21号 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育种方向探讨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1年第13期70-71,共2页范正旺 
简要分析安徽沿江棉区棉花生产方式的现状和现有种植品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棉花育种的方向,指出要培育三系雄性不育杂种,尽快开展株型育种和高光效育种,培育高光效株型品种,为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创造条件。
关键词:安徽沿江棉区 棉花生产 育种方向 
安徽沿江棉区控失型化肥施用技术研究被引量:2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32期15824-15826,共3页余立祥 邱冠男 吴跃进 
安徽省科技攻关(08010302117);中国科学院方向性项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院长基金
[目的]研究控失肥在棉区的施用技术,验证控失肥的"控失"效果及其经济效益。[方法]以当地主要推广的抗虫棉品种为供试作物,通过在安徽省沿江棉田进行施肥试验研究了控失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棉花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与一次基施全部控失...
关键词:安徽沿江棉区 控失型化肥 施用技术 
控失型化肥在安徽沿江棉区的应用效果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3期86-87,共2页余立祥 邱冠男 吴跃进 
安徽省科技攻关(08010302117);中科院方向性项目;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
控失肥一次基施区的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好,后期健壮不早衰,比分次施用等养分普通肥区增加产量,增产幅度在4.14%-45.6%。相对普通复合肥区,施用控失肥区可以降低人工成本1/3以上,籽棉生产成本每kg减少0.0735元,试验净收入增加...
关键词:控失型化肥 安徽沿江棉区 应用效果 
控失化肥在安徽沿江棉区试验成功
《湖南农业》2009年第2期27-27,共1页肖玲 
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新型肥料——控失化肥,在安徽沿江棉区试验成功。控失化肥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情况下,可有效增加棉田产量,被农业专家称为“肥料产业的革命”。
关键词:试验成功 沿江棉区 化肥 安徽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农业专家 使用量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丰产的六项措施被引量:1
《江西棉花》2008年第2期49-50,共2页龚平 
关键词:棉花生产 沿江棉区 安徽 丰产 缺苗断垄 淮北地区 斜纹夜蛾 棉花叶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