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

作品数:890被引量:10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波顾晴宇戈晶晶马薇杨守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残疾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我在聋校学手语
《中国残疾人》2002年第9期29-29,共1页白金兰 
为了参加手语学习,在车上颠簸了两天,终于到昆明了。 一到盲聋哑学校,就见一些孩子用手比划着什么?我被这群孩子的手势吸引住了,他们手势飞舞真叫人眼花缭乱。他们以目代耳,是怎样学文化的?老师又是怎样教的?一定很难、很难。
关键词:盲聋哑学校 聋校 文化 昆明 交朋友 残疾人服务 精神财富 小儿麻痹症 奥斯特洛夫斯基 楚雄州 
安置路上的山重水复
《中国残疾人》2001年第7期40-41,共2页连俊 
我是上海电机玻璃纤维厂职工。可能现在有些人对我是“某某”厂的职工这样的介绍似秋风过耳,很不在乎,因为现在大家以进入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为豪,但我却格外珍惜。因为我在企业外游离了20多年,历尽艰辛,尝遍酸苦,担足心事。我是六八届...
关键词:残疾人保障法 残疾人就业 玻璃纤维 重水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物价补贴 甘肃农村 中专毕业生 外资企业 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们都是“残疾人”被引量:1
《中国残疾人》1996年第12期12-13,共2页沙叶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被称做为人的这种特殊的存在物也不可能完美,否则世界就停止了前进,人也就无需完善自身、创造未来了。既然世间万物绝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残缺,那么...
关键词:残疾人 残缺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不同性质 存在物 圆缺 婚姻 性格 世界 抑郁 
杖念
《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7期4-5,共2页李松涛 
想到他,便想到他那根夹在腋下寸步不离的拐杖,那是他人生远行的佩剑,那是他生命活力的徽章。 30年前,我曾用稚嫩的笔在作文本上描摹过他。他以班级语文小组负责人的身份为我们布置作业:写一篇记叙文,记一位熟悉的人。我对他熟悉,于是我...
关键词:拐杖 生命活力 文学启蒙 徽章 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布置作业 记叙文 长篇小说 不及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幕
《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4期24-25,共2页林华 
1936年12月22日,罕见的严寒无情地横扫苏联大地,可更让人担忧的。是出自纳粹德国战争狂人希特勒的疯狂叫嚣。冒着漫天风雪,人们怀着异常沉重的心情,赶往市中心一位青年英雄的住所,向他告别。 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一幢普普通通的两层...
关键词:奥斯特洛夫斯基 长篇小说 莫斯科 青年英雄 高尔基 苏联 作家 希特勒 钢铁 战争 
精诚谱写回春曲——怀念青年翻译家邹海波
《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3期16-17,共2页符家钦 
1994年元月12日凌晨,与病残拚搏二十多年,凭自学成为宁波市优秀青年、省杰出青年的邹海波(1960.7.14—1994.1.12),走完了他自强不息的历程。噩耗传出,举市哀悼。第三天向遣体告别时,自发前来悼念的人挤满殡仪馆大厅。广播电台临时排出...
关键词:海波 翻译家 李约瑟 鲁迅 伏尔泰 黎巴嫩 思想家 名单 《中国科学技术史》 奥斯特洛夫斯基 
拐杖(散文)
《中国残疾人》1995年第2期45-45,共1页吴晓东 
妈妈送给我的第一件礼物是一根拐杖,记得那时候,妈妈手把手地教了好几天,我才摇摇晃晃学会了拄着拐杖走路。我好高兴啊!如果能跳的,我会跳起来的。
关键词:小伙伴 村前 人生之路 奥斯特洛夫斯基 书读 精神慰藉 采蘑菇 专业书籍 鸡鸣犬吠 电视技术 
强强,你好!
《中国残疾人》1994年第10期7-7,6,共2页高洪波 
一只小鸭子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他叫强强,请原谅我的性别判断上的主观,我觉得"他"真的是强强,一个坚强、乐天、顽韧中透着顽皮的男子汉。强强是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的吉祥物,一只具有艺术品格的非凡的鸭子,不是可...
关键词:就这样 艺术品格 四大名捕 残疾人体育 人生信条 伙伴们 史铁生 奥斯特洛夫斯基 惩恶扬善 孙幼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