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随想录》

作品数:65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景敏石健孙琳琳郭伦王开志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珍藏的巴金《随想录》
《海内与海外》2023年第6期50-56,共7页陈喜儒(文/图) 
我有多种版本的巴金《随想录》,大部分是巴老送的,也有我买的,还有一套日本筑摩书房出的日文版五卷本,是译者石上韶送我的。自1980年随巴老访日以来,巴老知道我爱看书,每有新书,总想着我。他身体好时,亲自打包到邮局寄发,后来摔伤了腿,...
关键词:《随想录》 外国作家 日文版 巴金 筑摩书房 五卷本 新书 
从读者反应批评视角论巴金《随想录》的传播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20年第4期38-43,共6页胡景敏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巴金建国后创作转型研究”(HB20ZW008)。
巴金晚年创作的《随想录》,是一部和当下思想文化状况有着极高关联度的作品。《随想录》特定的思想内涵奠定了文本在读者中传播的基础,借助大量印行、多次论争以及多个传播节点获得大众读者、专业读者、当代作家的积极反应,其思想启蒙...
关键词:巴金 随想录 读者反应批评 思想传播 
一本巴金《随想录》“特别版本”
《上海采风》2020年第3期76-76,共1页刘翔 
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无疑是需要被仰视的。因为在浩瀚的宇宙里有一颗璀璨的"巴金星"。但是,更多的时候,巴金是活在普通人中间的一个慈祥的长者、一个善良的老人,一个勇于讲真话、有良心的作家。他在晚年撰写的《随想录》是其创作生涯...
关键词:《随想录》 文学巨匠 巴金 讲真话 《再思录》 普通人 仰视 
文学语言“本真”的回归——读巴金《随想录》有感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89-94,100,共7页耿琛 
文学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学观念上的任何变革往往通过文学语言观的变革呈现出来。在人道主义语言观层面,文学语言是人表情达意的工具,巴金继承五四新文学传统,试图通过《随想录》"无技巧"的文学书写实践完成对后文革时期文学语言的净化。...
关键词:语言狂欢 无技巧 忏悔 真话 
“真情”与“良心”的碰撞——浅谈卢梭《忏悔录》对巴金《随想录》的创作影响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8期51-55,共5页付金鑫 
在巴金的文章中卢梭的名字常常被提及,并且将其称为'第一个老师'。巴金在1927-1928年期间为求真理前往法国,在法国接受了民主主义的思潮影响。卢梭,左拉,伏尔泰以及法国大革命给了巴金无数的启迪。其中首屈一指的要数卢梭。这位瑞士钟...
关键词:卢梭 《忏悔录》 巴金 《随想录》 
从巴金《随想录》浅析现代教育
《神州》2018年第2期218-218,共1页赵曙光 
《随想录》是“巴金暮年的伟大完成”, [1]是“文革”后巴金对于过去遭遇的反思,并在个人的基础上对一些社会现象展开的评论,其中有怀人、有自省、谈探索、谈原罪等.《随想录》的核心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通过他的外孙女端...
关键词:《随想录》 教育 巴金 
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解读巴金《随想录》
《考试周刊》2017年第66期4-4,6,共2页马宁 
《随想录》是巴金在1978到1986年所写随感的合集。共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部分,共150篇散文。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来探索国家民族的道路,并对自我灵魂进行深度的解剖,自觉与历史共同承担责任,表现出...
关键词:《随想录》 反思精神 忏悔意识 生命体验 
为讲真话而抗争——巴金《随想录》第七十二篇、第七十三篇首发始末
《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44-49,共6页张红娟 
香港《大公报》副刊《大公园》编辑试图删改《随想录》第七十二篇内容,据此,第七十二篇被认为首发在1981年9月25日《收获》第5期上。但巴金并不认可《大公报·大公园》的第七十二篇版本,且在第七十三篇对删改一事提出抗议。香港《大公...
关键词:第七十二篇《怀念鲁迅先生》 第七十三篇《“鹰之歌”》 《大公报》副刊《大公园》 
巴金《随想录》友谊书写探微被引量:2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42-48,共7页石健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巴金;靳以比较研究"(编号:2015Z174)的阶段性成果
在《随想录》中,巴金通过对友谊的书写,非但体现了对故友的怀念,也体现出批判的锋芒。在回忆日本友人的文章中,巴金从他者的视域,对于自身以及民族文化问题,进行了反思。透过巴金的还债心理,及对于友谊的过多书写,折射出现代知识分子的...
关键词:巴金 《随想录》 友谊书写 批判 他者 还债 
和人民共同反思,续文学启蒙精神——关于巴金《随想录》的一点随想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85-90,共6页贾玉民 
有研究者认为,巴金创作《随想录》是寻求"个人声音"、与国家"主流意识"相剥离。从其创作过程可以看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因为,《随想录》的写作是对中共中央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呼应,其思想认识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而深化;...
关键词:巴金 《随想录》 主流意识 反思 忏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