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病毒

作品数:55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晓汉蒋伟明沈文英金立方柯飞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广西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食品与生活》《渔业信息与战略》《水生生物学报》《水产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评论区 声音: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当代水产》2022年第10期26-26,共1页
“用饲料监测对虾病毒病不科学!”--最近,有检测机构从虾料中检测到白斑病毒核酸,这个结果引起了部分虾农的不安,担心会不会造成虾病大爆发。对此,有专家指出,该检测报告的检测方法为PCR法,检测出来的仅能证明饲料中含白斑病毒核酸片段...
关键词:白斑病毒 虾病 核酸片段 检测报告 检测机构 对虾 检测方法 致病性 
克氏原螯虾白斑病毒株(WSSV-Cc)基因组的一个印迹被引量:1
《水产学报》2021年第9期1491-1499,共9页柯飞 桂朗 李涛 张奇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839,3177289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900601);中国科学院项目(KJZD-SW-L11,XDA240302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21ZR1427200)。
从自然感染、濒死的克氏原螯虾中分离出的白斑病毒株(Cambarus clarkii whispovirus,WSSV-Cc或Cc株)是一株基因组较小的新毒株。为寻找白斑病毒进化过程在基因组中留下的印迹,进行了显微和超微观察、基因组架构与系统发育分析及相关基...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白斑病毒(WSSV-Cc或Cc株) 基因组 印迹 分子标记 
小龙虾“五月瘟”的发生原因与对策被引量:3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5期127-130,共4页刘崇新 程彤冰 易发庆 操志翔 
本文简述了小龙虾“五月瘟”的概念及其五大症状,分析了产生小龙虾“五月瘟”的原因(气温和水温剧烈变化,稻茬、水草腐烂诱发水质、底质恶化,密度高、营养不足,小龙虾肠道受损),并针对性地提出了5+50两虾一稻新模式,鱼虾混养模式,强化...
关键词:小龙虾 五月瘟 白斑病毒 细菌性疾病 
51年养殖历史,塘口卖价70~80元/斤,虾苗要排队预订,这条虾今年被看好
《当代水产》2019年第6期47-48,共2页陈莉莉(图/文) 邹杰明(图/文) 
斑节对虾从1968年开始走入现代养殖业的舞台,至今已有51年的养殖历史。是当前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罗氏沼虾)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但斑节对虾在国内的养殖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要依靠进口。
关键词:养殖户 白斑病毒 南美白对虾 对虾养殖 
免疫防控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病毒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第10期118-120,共3页雷晓中 石义元 朱代宏 朱勇夫 蒋金山 郑西豹 王小玲 孟小林 李金忠 郑培昌 吴继新 唐胜 张枫 辛林泽 
湖北省现代渔业创新技术特派员服务荆门工作站(z135050009017)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是引起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发性死亡的主要病原体。使用湖北某公司生产的免疫调节剂试验样品,经室内免疫试验及稻田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免疫试验组存活率达到86.7%,防治效果为90.38%;...
关键词: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 白斑病毒综合症 免疫调节剂 
小龙虾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方略
《渔业致富指南》2018年第19期56-57,共2页郭志文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养殖规模的急速扩张,小龙虾主产区大规模暴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病害防治学科首席科学家曾令兵博士2015年对不同地区病虾所做检测均发现虾体大量携带白斑病毒,然而在天然封闭水...
关键词:小龙虾 白斑综合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防治 白斑病毒 暴发性死亡 细菌性疾病 养殖规模 
深圳湾口岸 首次截获对虾白斑病毒
《中国检验检疫》2018年第2期13-13,共1页杨雅 
1月18日,深圳湾检验检疫局从印度尼西亚进口的一批小龙虾(红螯虾)中检出对虾白斑病毒阳性。该批小龙虾总重111千克、货值648美元。这是深圳湾口岸首次截获对虾白斑病毒。
关键词:白斑病毒 深圳湾 对虾 口岸 截获 印度尼西亚 检验检疫局 小龙虾 
水体理化因子对感染WSSV凡纳滨对虾存活时间的综合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2017年第8期1123-1129,共7页黄海洪 曾丽娟 李朝云 刘小林 张运生 类延菊 杨品红 罗玉双 
湖南文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支撑项目(15BSQD06);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ZC152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XNY2013-4);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
对文献报道的单因子试验数据进行挖掘,收集盐度、NH_4^+-N和NO_2^--N、pH、WSSV注射量等5个因子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发病后存活时间影响的独立试验数据,重新整理后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盐度、pH...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 白斑病毒(WSSV) 水体理化因子 多因素方差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 
虾桃拉病毒、黄头病毒和白斑病毒液相芯片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7年第2期77-81,共5页王政 蒋静 张磊萍 王艳 
上海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HK006-2011)
本研究通过设计、合成并修饰基因特异性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并标记生物素,利用该探针与荧光编码微球偶联后与虾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YHV)、虾桃拉综合征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和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
关键词:虾桃拉病毒 虾黄头病毒 白斑病毒 液相芯片 
澳大利亚养殖对虾发现白斑病毒
《食品与生活》2017年第1期30-30,共1页
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南部的对虾养殖场因缺乏有效管理,致使对虾感染白斑病毒。这是澳大利亚养殖业首例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在市场内未发现正在或已经出售的对虾产品含有白斑病毒。
关键词:白斑病毒 养殖对虾 澳大利亚 传染性疾病 有效管理 养殖场 养殖业 虾产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