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梦

作品数:2128被引量:460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宋晓兰袁武陈玥肖震山李永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聆听的眼——宋琳诗歌中的看与听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1期142-152,共11页张桃洲 
一九九四年,时年三十五岁的诗人宋琳为自己的一帧相片写了一首诗。在诗中,他以一种对镜自照的方式,切近而充满内省地审视自己:眉宇间透出白日梦者的柔和,折射内心微妙的光束,平静的目光落向一个地点。颧骨略高,但鼻梁正直,面颊...
关键词:诗歌 宋琳 白日梦 诗人 内省 正直 
执著不变的李锐(《中华读书报》2002年5月29日)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157-157,共1页陈晓明 
《银城故事》确实是一个经典性的历史故事,这在刘恒的《苍河白日梦》,李锐自己写的《旧址》,以及陈忠实的《白鹿原》等小说中都可以看到,这并不是说他们的故事似曾相识,而是说它们的主题都属于反思历史、文化和现代性革命那种宏大...
关键词:《银城故事》 李锐 《旧址》 民族寓言 《白鹿原》 陈忠实 刘恒 执著 白日梦 不变 
北岛,或关于一代人的“成长小说”被引量:11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6期86-94,共9页张闳 
关键词:成长小说 北岛 哈姆莱特 “自我” 自我意识 幸存者 白日梦 卡夫卡 天安门广场 怀疑精神 
张中行论被引量:5
《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4期24-31,共8页孙郁 
张中行论孙郁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张中行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大报刊和杂志上。我那时读他的作品,觉得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不是一位当代人,他像“五四”那代学人一样,以平和、扎实、厚重的文字,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文化...
关键词:张中行 周作人 散文 人生哲学 白日梦 鲁迅 文人 钱钟书 作品 当代文坛 
钱钟书论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4期12-23,共12页胡河清 
钱钟书论胡河清钱钟书先生云:“《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蓬蘧然周也’,又《大宗师》:‘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只言梦与觉,未道神与形...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谈艺录》 《管锥编》 弗洛伊德 中国传统文化 《庄子》 《焦氏易林》 白日梦 艺术境界 
刘恒和他的文化隐喻被引量:16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3期80-83,91,共5页孙郁 
直到现在,还很少有人像刘恒那样,如此耐心地咀嚼着常人难以吞咽的文化禁果。读他的小说,你必须忍受着一种重负的挤压,忍受着残酷之美的折磨。最早读到《伏羲伏羲》时,我就感到了这种异样的冲击力的震动。我那时想,刘恒或许受到了什么伤...
关键词:文化隐喻 刘恒 白日梦 主人公 伏羲 郁达夫 叙述者“我” 宿命意识 潜意识 古中国 
1993年长篇小说过眼录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19-30,共12页潘凯雄 
1993年长篇小说过眼录潘凯雄媒体的热与评论的稳当鸡年的脚步行将悠悠逝去的时候,我们不妨将思绪拉回到它匆匆来临的那一刻,当时盛行于文坛最强劲的声浪似乎莫过于“下海”二字:某某某下海了;某某某拉起了某某公司的大旗;某某...
关键词:长篇小说创作 《白鹿原》 《废都》 文学批评 作品 贾平凹 王安忆 性描写 白日梦 文化内涵 
最后的寓言——刘恒的《苍河白日梦》读解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5期85-91,共7页张颐武 
刘恒的《苍河白日梦》是这个作家进入电影界并成为大众传媒所关注的"明星"式的人物之后写出的长篇小说,也是他提供给我们这个复杂难解的"后新时期"文化的新的洞见与沉思.我们突然发现,在这个作家编织过的无数个电影故事在我们周围衍生...
关键词:现代性话语 白日梦 后新时期 刘恒 知识分子 消费文化 长篇小说 中国小说 寓言 作家 
游戏·平等·墓地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2期61-64,113,共5页史铁生 
1.游戏,摆脱时间的刑役。设若我们不管为了一个什么目的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坐火车去,要在火车上度过比如说三天三夜。我们带上吃的、喝的,以及生命72小时所必需的用物,要不就带上钱以备购买这些东西。当然此前我们先买好了车票,就是说我...
关键词:游戏 白日梦 上帝 火车 戏剧 肉体 合欢树 舞台 神坛 象征 
论顾城的幻型世界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1989年第4期32-38,共7页陈仲义 
“我愿重做一只昆虫”——诗人的力比多情结人与大自然处于同价地位,是浪漫主义、人本主义一个基本出发点。单就这一精神实质而言,顾城并没有什么异常可论,独异的是,他在自然界的某一生物种属里竟异乎寻常开发了自己灵魂的支点,这一维...
关键词:力比多 潜意识 白日梦 术语 神经质 神经官能症 人格 实验性 精神实质 意识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