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桃洲

作品数:143被引量:253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诗诗歌中国新诗新诗研究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1990年代诗歌的思想文化空间——基于出版物的考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5年第4期74-90,共17页张桃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一般认为,1990年代的诗歌出现了与当时思想文化“疏离”的状态,但考察诗歌在当时各种出版物,特别是诗歌之外重要出版物的印迹后发现:一方面,诗人和诗论家通过调整创作策略,书写公共主题以及理论辨析等方式,尤其是在思想文化报刊上频频发...
关键词:1990年代诗歌 出版物 思想文化 空间 
1980—1990年代诗歌场域与诗学论题的转变——以出版物为线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张桃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在关于1980—1990年代诗歌发展的表述中,“断裂”的说法和“进步”的叙事都不足以准确而清晰地概括或勾画这两个年代诗歌的关联,必须回到两个年代诗歌的具体情境中,梳理各自的发展线索以及二者在诸种因素的合力下出现的更迭与转变。从...
关键词:1980年代 1990年代 诗歌出版物 场域 诗学论题 
学术期刊、学术评价与学术共同体的良性互生
《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2期8-10,共3页张桃洲 
以高校学报为代表的综合学术期刊在其漫长发展历程中,因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在与学术评价、学术研究的对话交流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学术共同体,甚至出现相互的疏离与悖反,深刻地影响了学术生态环境的建设。那么,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处理...
关键词:高校学报 学术共同体 自我定位 学术期刊 学术评价 对话交流 学术交流 学术理念 
阅读的形塑功能——以当代诗歌批评为例
《文艺争鸣》2024年第11期1-3,共3页张桃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时下,“阅读史”无论是作为理论话题还是研究方法,相关讨论在多个领域内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从文献辑佚、书报出版到媒介传播、文学评鉴等,各类成果已蔚然可观。虽然有论者认为:“阅读行为总是缥缈恍惚的,因为它终究是一种内在体验,其...
关键词:媒介传播 文献资料 阅读史 阅读行为 当代诗歌 自我意识 内在体验 文献辑佚 
“方法”创新的意义——重读《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文艺争鸣》2024年第6期59-59,共1页张桃洲 
《陈平原文集》的出版无疑是学术界的一件盛事,我谨表示诚挚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陈先生在文学史、学术史、文化史、教育史等方面成就卓著,学术成果宏富,令人叹为观止。我拜读过陈先生的多部著作,从每部著作中都能受到启发;可以说我本...
关键词:陈平原 成长之路 行文风格 教育史 学术史 小说叙事模式 文化史 研究思路 
在夏天(组诗选)
《作家》2024年第5期41-46,共6页张桃洲 
“当代诗的文化趋向:个体性与公共性”主题论坛实录被引量:1
《江汉学术》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王东东 一行 姜涛 西渡 张桃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20&ZD284)。
2023年8月15日—17日,第四届“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奖”颁奖典礼暨“21世纪现当代诗学的探索进路”主题论坛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此次会议由江汉大学和上海大学联合主办,江汉大学现当代诗学研究中心、《江汉学术》编...
关键词:王东东 一行 姜涛 西渡 张桃洲 个体性 公共性 诗歌共同体 未来诗学 90年代诗歌 
探求当代诗歌批评的“当代性”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2期44-50,共7页张桃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近40年来,当代诗歌批评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换:在1980年代,批评凝结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质和个性,兼有立足本体和回应社会文化两种向度;在1990年代,批评一方面要为诗歌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力图重建诗歌及批评与历史、现实的联系...
关键词:诗歌批评 当代性 本体论 “及物” 互动 
探求当代诗歌批评的“当代性”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9期192-203,共12页张桃洲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项目编号:20&ZD284)的阶段性成果。
近40年来,当代诗歌批评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换:在1980年代,批评凝结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气质和个性,兼有立足本体和回应社会文化两种向度;在1990年代,批评一方面要为诗歌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另一方面力图重建诗歌及批评与历史、现实的联系...
关键词:诗歌批评 当代性 本体论 “及物” 互动 
新诗教育的困境及可能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69-71,共3页张桃洲 
一、问题的提出:新诗教育的两难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教育的性质、功能和方式等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诗歌的语言、体式经历了根本性变革,从以文言为基础、遵循严格音律的古典形态,转变为以白话为基础、受西方句法影响较深的现代形态...
关键词:新诗教育 诗歌教育 古典形态 现代形态 内在需求 诗歌的语言 新变 问题的提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