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社

作品数:220被引量:1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范杨陈恬李晓春吴艳周婷婷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新疆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戏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国泰越剧院经营个案研究(1946—1949)
《戏曲研究》2023年第3期264-285,共22页廖亮 贾梦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性别视域下的越剧现代化研究”(项目编号:20YJA760043)阶段性成果。
国泰越剧院1(以下简称“国泰”)位于西藏中路四五一号2,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上海重要的越剧演出场地。该剧院于1946年8月21日开业至1949年10月11日止1,正式演出时间有三年多2,其间先后有丹桂剧团、云华剧团、玉兰剧团、少壮剧团等多个...
关键词:演出场地 女子越剧 演出场所 剧院经营 国泰 班社 个案研究 
山西潞城大众剧团账簿考述
《戏曲研究》2021年第4期233-247,共15页王潞伟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上党地区戏曲文物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7CZS063);2021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北京师范大学)青年骨干老师访问学者项目;山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支持计划阶段性成果
剧团旧账簿属于戏曲文物文献的重要类型之一,具有文物和文献双重属性。戏曲自宋代形成以来,演出繁盛,有关戏曲类账簿为各戏曲班社、剧团常用必备之物件,但因历时久远,战火兵燹,再加上近代以来“四清”“文革”等运动的破坏,民间戏班、...
关键词:戏曲文物 戏曲班社 民间戏班 山西省长治市 账簿 必备之物 历时久远 潞城 
徘徊在新思想与旧道德之间--陕西易俗社编剧孙仁玉戏曲叙事初探
《戏曲研究》2020年第4期202-214,共13页郭红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8ZD05)阶段性成果。
民国初年成立于西安的陕西易俗社是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和革命机关①,更是一个集秦腔教育、创作和演出于一体的新型戏曲班社。作为一个以编演新戏补助社会教育、改良社会的戏曲班社,易俗社自建社起就自觉融入戏曲近代化转变。
关键词:戏曲班社 易俗社 孙仁玉 社会教育机构 改良社会 旧道德 戏曲叙事 秦腔 
易俗社作家群新论
《戏曲研究》2015年第2期243-259,共17页毛小雨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这一流布于中国西北地区的戏曲形式在20世纪初年受到一批西安知识分子的关注,因为秦腔风格既粗犷似火,又柔情断肠,是一种极受西北百姓欢迎的戏曲剧种,他们于辛亥革命后的次年,即1912年,成立了...
关键词:易俗社 戏曲班社 孙仁玉 三千万 戏曲剧种 作家群 中国西北地区 戏曲演出 戏曲形式 八百里 
北方昆弋同台、同班、同籍演剧形制考察——以晚清民国时期北方昆弋职业班社荣庆社与祥庆社为例
《戏曲研究》2015年第1期76-85,共10页张蕾 
从清道光七年(1828)改"南府"为"升平署"将南府民籍学生全数退出至清最后一代皇帝宣统(1911)的八十多年时间里,以北方籍为主的戏曲演员逐步占据了包括"内廷承应"在内的京城各主要戏曲舞台。随着皮黄在"内廷承应"中的不断势强,众多以演皮...
关键词:荣庆社 晚清民国时期 平署 吴梅 韩世昌 南府 戏曲舞台 光绪九年 清道光 承差 
杨韵谱对近代戏曲发展的贡献
《戏曲研究》2013年第2期119-129,共11页刘威利 
辛亥革命前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戏曲改良运动,不少地方相继成立了戏曲班社,实行戏曲改革。戏曲班社是戏曲改良的体现者,肩负着改良、革新的几乎所有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这些勇于改革、探索的戏曲班社的存在,戏...
关键词:杨韵谱 戏曲班社 戏曲改革 戏曲改良运动 警世戏社 志士班 易俗社 三庆会 富连成 戏曲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