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

作品数:505被引量:20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郭静牛忠志陈洪兵徐德华刘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推进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良性互动
《法制与社会》2020年第21期1-1,共1页叶日者 
近期有多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案件均有了最新进展,如鲍毓明案、李心草案等,与最初舆论描述的情况相比,事件真相都有较大反转。而在初期,舆论一度呈一边倒的汹涌之势,鲍毓明、罗秉乾均被刻画为十恶不赦的凶手,司法机关按程序办案却...
关键词:包庇纵容 法律尊严 热点案件 舆论监督 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机关 事件真相 还原真相 
女子睡觉被吵杀死两岁亲儿
《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3期58-58,共1页狄秋 
只因在睡觉时被年仅两岁的亲生儿子吵醒,年轻女子贾某便先摔再掐又捂,将其儿子残忍地杀死。且她的丈夫事后不仅帮忙掩埋了儿子的尸体,还故意作假证包庇她。因犯故意杀人罪,贾某日前已被北京市二中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
关键词:睡觉 女子 帮助毁灭证据罪 故意杀人罪 剥夺政治权利 有期徒刑 包庇罪 儿子 
公安副局长包庇毒贩遭下属举报始末:举报人亦落马
《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0期16-19,共4页刘星 
4月1日,历时近5天的广东省英德市公安局原副局长谢龙生案庭审结束。
关键词:原副局长 公安局 举报人 下属 毒贩 包庇 英德市 广东省 
论“亲亲得相首匿”的现代法律价值被引量:5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3期361-362,共2页杨晓萍 
先秦儒家主张亲属相隐,即亲属之间可以相互包庇罪行而不受法律追究,目的是维护封建王朝的社会基础——家族秩序。"首匿"即现代意义的隐瞒包庇,本是一种犯罪,但亲亲相隐原则的运用在法律上则承认了亲属之间可以隐藏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关键词:亲亲得相首匿 原则的运用 亲属相隐 封建家族制度 法制史研究 立法人性化 刑事责任 先秦儒家 维护 亲亲相隐 具体内涵 家族秩序 封建王朝 犯罪 法律 包庇罪 追究 主张 渊源 天性 
洗钱罪的认定与处罚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6期46-47,共2页杜亚 
正确认定洗钱罪的关键必须要澄清洗钱罪与非罪的界限,一罪与数罪的界限,与其他赃物、包庇罪的界限;在处罚方面,我国刑法第191条对洗钱罪的处罚设置了两个法定刑,由此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对洗钱罪的处罚尽量做到有罪必罚,罚当其罪,即又...
关键词:洗钱罪 界限 处罚 一罪与数罪 罪与非罪 重在预防 刑法第 立法技术 法定刑 包庇罪 赃物 问题 特点 设置 结合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研究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69-70,共2页高灿 
本文主要通过对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具体分析,对特殊人群的包庇、纵容黑社会行为进行区别对待,并且由于该罪是特殊主体,特殊主体在实施此种行为时,可能触犯其他罪名,该如何更准确的定罪,笔者对此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包庇 黑社会性质 特殊主体 行为 特殊人群 犯罪构成 组织罪 罪名 实施 定罪 
基于窝藏、包庇罪所作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38-39,共2页陈威 
我国刑法分则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明确规定了窝藏、包庇罪。并且,规定其主体为一般主体,并无例外。笔者认为此种刑法规定未免过于"无情"。从人性论、亲亲相隐原则、自然法思想及现行此罪立法、司法实践的弊端,认为此种立法设计并非最佳...
关键词:和谐社会 立法设计 自然法思想 重新审视 一般主体 刑法规定 刑法分则 司法实践 亲亲相隐 管理秩序 人性论 立法者 包庇罪 原则 构建 弊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