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诗

作品数:43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于隽陈世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老年教育(老年大学)》《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小学生生活》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名人“仿诗”趣事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20年第11期16-17,共2页陈林 
诗贵创新,切忌因袭。然而有种诗体,以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字,使原意更好或借古喻今,变成另一种意义;又因其以名篇为基础,极易为人们传诵,且带有游戏性质,诗往往滑谑间作,妙趣横生。这种独特的诗体,就是人...
关键词:剥皮诗 借古喻今 诗体 妙趣横生 另一种意义 
《杂体诗》课程教学大纲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9年第9期44-45,共2页许传刚 刘松 
一、教学目的在前一年格律诗的格律知识、古风转韵知识的基础上,学校新开设杂体诗班,这个教学班的开设是个创举。杂体诗班除了继续教学格律诗的知识、古风的八病知识外,要以杂体诗的知识为主,开展杂体诗的创作活动,将杂体诗班学员培养...
关键词:杂体诗 剥皮诗 《杂体诗》 
旧瓶新酒 别有风味——妙趣横生剥皮诗
《现代中学生(初中学习版)》2018年第11期18-19,共2页牛锐 
古代诗词中有这样一类诗词,它们不是作者原创的,而是作者依据自己特定的场景对前人较有名气的诗做基础改动,使诗作产生新意,用调侃嘲讽的口气,妙趣横生,达到发泄或鞭挞的目的。这类诗我们叫“拟古诗”,也叫“剥皮诗”。
关键词:“剥皮诗” 风味 古代诗词  拟古诗 作者 
杂说剥皮诗
《中外文摘》2018年第10期44-44,共1页老李 
剥皮诗又称戏仿诗,是以前人的名诗做基础,运用删节、增添、颠倒、调整或仿拟的手法,赋予新奇的内容,使所得的新诗产生与原诗对比鲜明的意趣。古往今来,剥皮诗层出不穷,或嬉笑讥骂,或针砭时弊,妙趣横生。
关键词:剥皮诗 戏仿 意趣 新诗 
杂说剥皮诗
《杂文月刊》2018年第3期28-28,共1页老李 
剥皮诗又称戏仿诗,是以前人的名诗做基础,运用删节、增添、颠倒、调整或仿拟的手法,赋予新奇的内容,使所得的新诗产生与原诗对比鲜明的意趣。古往今来,剥皮诗层出不穷,或嬉笑讥骂,或针砭时弊,妙趣横生。
关键词:剥皮诗 戏仿 意趣 新诗 
微时代电视文学新变及其审美特质被引量:1
《中国电视》2015年第5期32-35,共4页于隽 
正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丹纳所言,时代是改变审美趣味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在改变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在当下复杂的文化语境中,"微"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关键词。在这个以微博...
关键词:电视文学 微小说 剥皮诗 审美特质 审美趣味 媒介产品 文学世界 文艺理论家 丹纳 中华文学 
剥皮诗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2015年第4期37-37,共1页丁毅燕 
剥皮诗乃戏称,指的是按前人有影响的诗篇做基础,颠倒、删除、增添或改动几个字,甚至沿用部分诗句,使诗作产生新意,用调侃嘲讽口气,达到发泄或鞭挞目的的诗。赋予诗以新的内容的诗体也称“拟古诗”,是一种仿造诗,即旧瓶装新酒。
关键词:剥皮诗 拟古诗 诗句 诗作 嘲讽 诗体 
此头千载光溜溜
《乡音》2014年第7期41-41,共1页姚尘 
冯友兰先生曾经说,金岳霖先生的“天真烂漫”,是别人想学也学不像的。这种性格在他少年时代已表现出来。辛亥革命后,剪辫子成风。少年金岳霖赶上了这股风潮,兴冲冲地剪掉了辫子,他觉得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剥皮诗”:“辫子已随...
关键词:少年时代 “剥皮诗” 辛亥革命 金岳霖 冯友兰 辫子 
有趣的剥皮诗
《小学生天地(高年级版)》2014年第4期28-29,共2页抱抱 
剥皮诗又叫拟古诗、套改诗,顾名思义,它是依照古人著名诗篇的框架,仿拟或改动部分诗句而创作的一种诗体。它借助原诗的影响力,赋予了原诗新的内容,容易被人接受和传诵。
关键词:剥皮诗 拟古诗 影响力 原诗 
移花接木剥皮诗
《山西老年》2012年第2期54-54,共1页流云 
剥皮诗,通常是将前人较有名气的诗颠倒、删除、增添或者改动几个字,使原意更好或改变原意,借古讽今,变成另一种意义的诗体。古往今来,这些移花接木的奇诗,大都以别开生面的幽默调侃或人木三分的辛辣讽刺流传于世。
关键词:移花接木 剥皮诗 借古讽今 原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