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内涵

作品数:138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开东严方何希凡邓桃莉褚艳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河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与悲剧内涵——以钗黛结局的合理性为切入点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65-71,共7页王希维 
文章以《红楼梦》百二十回版本系统为依据,基于叙事学视角,通过论证书中“黛玉之死”与“宝钗之嫁”的情节合理性,赏析书中草蛇灰线的伏应笔法与花开两朵的叙事艺术,揭示两位并峙争衡的冠首女子命运中似异实同的悲剧内涵。
关键词:《红楼梦》 黛死钗嫁 伏应笔法 花开两朵 悲剧内涵 
用声音写故事 用戏剧写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音乐形式语言与悲剧内涵
《音乐生活》2023年第9期82-86,共5页王之易 
音乐叙事,一般指受“文学叙事”影响逐渐被学界关注的问题。它更多倾向“音乐他律论[1]”,强调依托故事写音乐。这一词的涵盖范围较广,其内涵和外延都较为笼统和泛化,学者们对它的理解呈现出多元的特点。而笔者主要受于润洋先生“音乐...
关键词:于润洋 形式语言 音乐叙事 《罗密欧与朱丽叶》 他律论 涵盖范围 文学叙事 悲剧内涵 
笑中含泪——论刘震云《一日三秋》的悲剧内涵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9期139-141,共3页王梦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日三秋》以延津为主要背景,根据延津人爱听笑话这一地域特色,以“笑话”为核心展开全篇。然而,小说中的“笑话”并没有给予读者轻松愉悦的情绪,“笑话”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悲剧性。《一日三秋》的悲剧内涵包括小说...
关键词:刘震云 《一日三秋》 悲剧内涵 
从《一地鸡毛》谈刘震云作品的喜剧文本外壳与悲剧内涵精神
《时代人物》2023年第2期35-37,共3页曾尔婷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云:“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1]。《一地鸡毛》作为刘震云上世纪8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重要作品,与李渔之说不谋而合,在充分运用反讽艺术手法的喜剧文本外壳之下,蕴藏着小人物异化的悲剧内涵。是刘震云侧...
关键词:喜剧文本外壳 反讽 悲剧内涵 异化 
理想崩塌与信仰重建——婺剧《无名》的悲剧内涵和舞台表达
《当代戏剧》2022年第4期77-77,共1页王傲 
筝声、面具、剑舞、血红色大幕,一股肃杀之气悄然袭来。全剧故事发生于春秋时期,百夫长、书生、屠夫各因叛国罪、谋逆罪、杀人罪,相继入狱。幽蓝色的牢房内,从被捕收监到秋后问斩,从牢内结义到大赦天下,三人虽免于死罪,但命运仿佛开了...
关键词:婺剧 剑舞 舞台表达 春秋时期 信仰重建 悲剧内涵 血红色 百夫长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内涵
《美化生活》2022年第17期110-112,共3页胡世峰 
霍罗尼莫的悲恸与愤怒——《西班牙悲剧》的悲剧内涵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1期140-150,共11页冯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早期现代英国戏剧的情感共同体建构研究”(20AWW008)。
由托马斯·基德首创的"基德式复仇剧"对《哈姆雷特》等早期现代英国悲剧作品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基德在《西班牙悲剧》中以"戏中戏"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一个复仇者如何从无辜受害者蜕变为马基雅维利主义式恶棍的全过程。然而单纯将复...
关键词:托马斯·基德 《西班牙悲剧》 悲恸 愤怒 
无声中的轰鸣,有声里的失语——屠格涅夫《木木》中“无声”与悲剧内涵的解读
《文化月刊》2021年第2期160-161,共2页杨皓喻 
《木木》是屠格涅夫在拘留期间写成的一篇现实主义杰作,从小说的反农奴制思想倾向、成书时间和叙述手法来看,体现了他早期的民主思想。这部作品中加夫里拉的原型取材于他母亲的农奴安德烈,小说中的女地主则是母亲瓦尔瓦拉·卢托维洛娃...
关键词:木木 农奴制度 艺术塑造 形象意义 
痛苦与快乐交织的人生道路--浅析《荆棘鸟》拉尔夫神父的悲剧内涵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年第5期199-200,共2页肖成林 
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有着一个令人瞩目的黑袍家族,他们一方面奉献着自己的一生,一方面又与神进行灵与肉的搏斗,并因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本文通过对《荆棘鸟》中拉尔夫神父拒绝爱情、怀疑上帝、失去亲人的悲剧命运分析,揭示了困扰其一生...
关键词:荆棘鸟 拉尔夫 悲剧根源 
“未徙北溟鹏”——浅析《徙》中的悲剧内涵
《汉字文化》2021年第4期110-111,共2页仝悦 
在《徙》中,汪曾祺通过对高氏父女渴求远徙却在理想与现实的重重矛盾中跌入失败悲哀的凄惨境地,追求自由却在他人恶意冷眼的旁观注视中失去自由的故事的书写,揭示着两代知识分子"欲徙未徙"的悲剧命运,蕴含着对庄子传统自由观的追求尝试。
关键词:《徙》 汪曾祺 知识分子 庄子自由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