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

作品数:190被引量:9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伍联群张振谦郭艳华刘超李强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贺铸:少年侠气,万般柔情
《各界》2025年第2期47-51,共5页吴润凯 
在古代,文人擅用一首诗、一阕词纾解心中对亡者的思念。比如元稹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陆游的“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还有一阕词,同样来自北宋文人,同样是怀念...
关键词:曾是惊鸿照影来 北宋文人 贺铸 元稹 陆游 贫贱夫妻 苏轼 哀婉 
雅乐改制的复古理想与北宋文人的乐论新变
《理论界》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林千越 
北宋开展雅乐改制之后,不少文人士大夫不满乐改导致的负面影响,质疑复原古代乐律乐器的做法是追求乐道之“末”事。他们先是提出要返雅乐“中和”之本,希望纠正乐改过度重视形器之偏;又提出要追求雅乐“与民同乐”之实,希望重申雅乐“...
关键词:北宋 雅乐改制 文人乐论 
北宋文人笔记小说中的科技兴趣探析
《台州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2-19,共8页蔚永辉 
北宋在历史上取得了显著的科技成就,文人参与和见证了当时的各类科技事件,并在笔记小说中留下了记录,透过这一群体可以了解当时人们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北宋文人的兴趣爱好不尽相同,分散于天文、物候和化学等领域,在生物、医学和工艺等...
关键词:北宋文人 笔记小说 古代科技文化 史料价值 
论北宋文人在辽境内的驿路饮食活动
《美食研究》2024年第4期1-5,共5页孙振涛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23NDC229)。
宋代文人在使辽途中创作了大量饮食诗歌作品,生动展现了北方驿路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这些作品及相关资料对驿路饮食中辽境内的食物品种类别、餐具使用、宴饮活动时的着装要求、宴饮(饮酒)过程中的禁忌等方面都有记载。北宋使臣在辽国境...
关键词:北宋使臣 饮食文化 驿路文学 
坡公之兰亭:苏轼行书《前赤壁赋》卷赏鉴
《书法》2024年第10期162-166,共5页兰正江 
北宋元丰六年(一〇八三),傅尧俞遣使至黄州索求苏轼的诗文,苏轼为友人写下了《前赤壁赋》,这篇千古佳作是其存世无多的楷书长卷墨迹。苏轼的书法以“清雄”为追求,“清”来源于王羲之,“雄”则承接自颜真卿,《前赤壁赋》卷展现了对这两...
关键词:《前赤壁赋》 董其昌 颜真卿 北宋文人 赏鉴 不二之选 傅尧俞 王羲之 
怀来塑新 惠山泥塑
《收藏》2024年第6期52-54,共3页张紫怡 袁莎莎 黄安琪 徐佳怡 
一、惠山泥塑历史发展及价值分析(一)惠山泥塑的历史与发展惠山泥塑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其演变过程富含丰富的无锡文化底蕴。对于其历史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据历史记载,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
关键词:惠山泥人 《东京梦华录》 惠泉山 北宋文人 泥塑 纪行诗 孟元老 历史起源 
北宋文士王诜生年研究论据覆议
《华夏文化》2024年第1期29-30,共2页李煜东 
王诜,字晋卿,北宋文人。本籍山西太原,后迁河南开封。他周游于苏轼、王巩等人,事迹见载于《续资治通鉴长编》《宋史》《宣和画谱》等处。王诜博学多才,长于书画,有《烟江叠嶂图》《渔村小雪图》等名画传世,在中国书画史、鉴藏史上有重...
关键词:北宋文人 《宣和画谱》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 王诜 河南开封 书画史 生年研究 
北宋文人对陶渊明平淡诗风的内在需求被引量:1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钱丹丹 
宋诗与唐诗之不同,最明显体现于宋诗之“意”,其“意”是诗人人生哲学和生存方式在艺术世界的转换和生成,是人格之美。北宋文人在对晚唐五代诗歌传统进行重建的过程中,选择了陶诗传统,陶渊明的平淡诗风展现了这一“意”,并满足了北宋文...
关键词:北宋 陶渊明 平淡诗风 内在需求 
一家三代皆牛人,没有一个活过五十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35期74-76,共3页林瑾 
1.北宋文人、名臣范仲淹《岳阳楼记》开篇第一句话,信息量就很大,他写的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四年,即公元1044年,这一年,范仲淹正大力推行庆历新政,滕子京作为他的盟友兼改革干将,却在对西夏的战事中,被御史台定性...
关键词:北宋文人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新政 滕子京 巴陵郡 四年 御史台 
儿女亲家与同榜进士 孤臣包拯的人际网络
《国家人文历史》2023年第24期74-81,共8页刘志斌 
放眼整个北宋文坛,包拯绝对算不上是妙人。他更像是东北话里不会转弯的“良人”。五代乱世后,门阀政治彻底消亡,中国的士大夫政治逐渐成熟起来。因此,北宋文人往往是“文而优则仕”,他们除经世济国外,也更愿意吟诗作赋,留下的笔记不计...
关键词:北宋文人 士大夫政治 门阀政治 吟诗作赋 包拯 人际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