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地区

作品数:66被引量:15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潘玲赵海龙王春雪李有柱陈全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博物馆研究》《中国铁路》《世界核地质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国大陆与北海道文化的联系
《北方文物》1996年第2期104-106,109,共4页菊池俊彦 王军 
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由于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很复杂。自前陶文化到阿依努时期,日本本州与亚洲大陆对北海道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海道与本州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学者们一度认为它不属于日本文化。大陆文化的传...
关键词:北海道 道文化 中国大陆 大陆文化 阿穆尔河 外贝加尔地区 陶器文化 遗址 尖状器 公元前 
论中世纪时代外贝加尔与南西伯利亚的文化联系
《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97-99,共3页Ю·С·胡佳科夫 王清民 
外贝加尔和萨彦诺—阿尔泰古代和中世纪居民的历史命运有极大的共性。自古以来,它们就同中亚发生经济、文化、政治、军事方面的密切联系,在同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直接接触中,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们的影响。因此,在外贝加尔和南西伯利...
关键词:外贝加尔地区 西伯利亚 黠戛斯 金属浮雕工艺 阿尔泰 游牧民族 相似性 克拉德 早期铁器时代 文化 
阿列克桑德罗夫卡村附近的达拉孙文化的墓葬被引量:1
《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100-102,共3页В·Н·阿尔金 郭仁 
在东外贝加尔铁器时代的遗存中,被称为达拉孙考古学文化的墓葬具有特殊的地位,研究者们把它同在公元第1千纪半叶生活在外贝加尔地区的突厥语族的居民联系在一起。由于在基里洛夫和科维切夫领导下的阿穆尔河上游考古考察队的工作结果,这...
关键词:东外贝加尔地区 西伯利亚 墓葬 突厥人 阿穆尔河 陶器 遗存 铁器时代 阿尔泰 考古学文化 
奥洛维扬纳亚火车站周围地区的中世纪墓葬遗存被引量:2
《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103-106,共4页Е·В·科维切夫 谢志民 
按照现今已知的考古学遗存的数量,波诺涅是东外贝加尔地区占据首位中的一个。18世纪的科学考察队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热衷于地志学研究的人们都在这里进行过工作,基谢列夫考古考察队的工作人员和杰出的苏联考古学家奥克拉德尼科夫也...
关键词:墓葬类型 周围地区 随葬品 东外贝加尔地区 火车站 文化遗存 古墓群 考察研究 蒙古人 克拉德 
东外贝加尔的中世纪焚尸葬墓及其民族文化的阐释被引量:2
《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107-109,112,共4页Е·В·科维切夫 邱立英 
近年来,赤塔师范学院考古考察队对东外贝加尔地区的森林草原地带(音戈达河、石勒喀河流域,以及雅布洛诺夫山脉),进行的考察研究,提供了关于这一地区古代历史的新资料。其中公元1千纪末~公元第2千纪初的墓葬所提供的资料,具有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东外贝加尔地区 民族文化 中世纪 墓葬 黠戛斯 西伯利亚 10世纪 植物图案 焚尸 古墓群 
赤塔州达拉孙车站附近的铁器时代古墓地
《北方文物》1995年第1期128-131,共4页Е.В.科维切夫 许洪英 
关键词:铁器时代 墓葬 东外贝加尔地区 随葬品 连接板 车站 遗存 古墓 青铜牌饰 文化类型 
东后贝加尔地区的室韦文化源流及其成份被引量:5
《北方文物》1989年第4期103-110,共8页林树山 
后贝加尔地区很古以来就是阿尔泰语(包括突厥语、蒙古语、通古斯满语)民族及其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重要地域。特别是公元1千纪期间,这一地区的居民文化同中央亚细亚地区和黑龙江沿岸地区的古代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涉及到...
关键词:室韦 蒙古语 突厥语 匈奴人 公元 鲜卑人 部落联盟 东后贝加尔 死者 突厥人 
后贝加尔地区今蒙古人的祖先被引量:2
《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30-34,共5页И.В.阿谢耶夫 王德厚 
据古代中国史籍记载,当匈奴冒顿单于兴盛之际,曾进犯匈奴以东诸部.这些部落就是“东胡”,即“东方野人”之意。冒顿获全胜,东胡随之灭亡.部分东胡人臣服于征服者,而大部逃往后贝加尔地区,并游牧于鄂嫩河、克鲁伦河、额尔古纳河河谷及毗...
关键词:墓葬 蒙古人 额尔古纳河 匈奴人 鲜卑人 史籍记载 乌桓 早期青铜时代 祖先 小石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