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堤

作品数:169被引量:907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夏江宝孙景宽刘京涛王宏赵艳云更多>>
相关机构:滨州学院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质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渤海湾沿岸贝壳堤对潮滩有孔虫海面变化指示意义的影响被引量:4
《地质通报》2016年第10期1578-1583,共6页李建芬 商志文 姜兴钰 陈永胜 王福 田立柱 王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217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9;12120113005800)
通过对渤海湾沿岸有贝壳堤发育和无贝壳堤发育的2类现代开放潮滩有孔虫组合的对比,研究了该2类潮滩环境沉积物中有孔虫的海面指示意义。5个有孔虫组合带被MHWST(平均大潮高潮位)、MHW(平均高潮位)、MHWNT(平均大潮低潮位)和MSL(平均海面...
关键词:有孔虫 贝壳堤 泥质潮坪 海面指示意义 渤海湾 
渤海湾巨葛庄贝壳堤与下伏泥层有孔虫组合的海面变化意义被引量:2
《地质通报》2016年第10期1584-1589,共6页李建芬 苏盛伟 商志文 姜兴钰 陈永胜 王福 田立柱 王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72173);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1212011120169、12120113005800)
根据巨葛庄贝壳堤及下伏泥层的有孔虫研究,讨论了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各类沉积环境的海面意义,以此作为海面标志点重建的古海面误差范围为±0.225~±0.625m。结合该贝壳堤底板和下伏泥层顶板的年龄数据,重建了3900~3300cal BP时的海面...
关键词:贝壳堤 海面标志物 沉积环境 有孔虫 渤海湾 
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时空分布和海面变化标志点被引量:15
《地质通报》2011年第9期1382-1395,共14页苏盛伟 商志文 王福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泥质海岸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预测》(编号:1212010911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平面升高与气温的耦合与非耦合关系》(批准号:40742011)
以他人和本研究小组对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的全新世贝壳堤研究为基础,重新考订了贝壳堤的底板形态,发现底板多向海倾斜,经多处水准测量获得的前、后缘底板平均高差为1m。堤底板的前、后缘位于形成时的平均大潮潮差的垂直范围内。底板...
关键词:贝壳堤时空分布 贝壳堤底板 海面变化标志点 渤海湾 
渤海湾全新世贝壳堤与牡蛎礁:古气候与海面变化被引量:20
《地质通报》2011年第9期1405-1411,共7页王宏 陈永胜 田立柱 李建芬 裴艳东 王福 商志文 范昌福 姜兴钰 苏盛伟 王海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面升高与气温上升的耦合与非耦合关系>(批准号:40742011);<渤海湾西北岸埋藏牡蛎礁记录的中全新世古环境变化>(批准号:408721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泥质海岸带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趋势预测>(编号:1212010911069)
讨论了早全新世晚期以来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成堤、西北岸牡蛎礁平原(及毗邻浅海区)建礁过程的同时性特征和气候变化与这一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堤、礁记录的相对海面变化。堤、礁大致同时发育,可分为6期,依次分别被寒冷事件5、4、3、2...
关键词:贝壳堤 牡蛎礁 气候变化 相对海面变化 渤海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