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胜

作品数:43被引量:304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主题:渤海湾西岸全新世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环境贝壳堤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石油化工》《天然气地球科学》《岩矿测试》《石油实验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08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渤海湾沿海低地第II海相层MIS5a阶段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的时间对比研究
《中国地质》2024年第6期2056-2065,共10页陈永胜 胡亦潘 姜兴钰 李建芬 商志文 方晶 王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173、41806109);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89506、DD202113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 】渤海湾地区第II海相层的形成时代仍存争议,制约着该地区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本研究对该层进行光释光定年,以期标定准确的地层年代及对应的海侵期次。【研究方法 】以渤海湾西岸CZ80、CZ85、CZ66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岩心沉...
关键词:MIS5a海侵 全球海面变化 光释光测年 第II海相层 渤海湾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光释光测年中铀钍钾含量ICP-MS和XRF测量方法被引量:1
《岩矿测试》2024年第5期793-801,共9页王娜 吴磊 王家松 于洋 曾江萍 陈永胜 王福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暨雄安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DD20221727)。
光释光(OSL)测年包括等效剂量和环境剂量率的测量,准确测定铀钍钾含量是保证环境剂量率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常用测量方法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与发射光谱法(ICP-MS/OES)联用,但铀钍钾不能同时测定,测量时间长。本文采用ICP-MS和X射线...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X射线荧光光谱法 环境剂量率    
山东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6.8~0.004 Ma)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4年第2期689-700,共12页郝秀东 劳月英 欧阳绪红 姜兴钰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1076,U20A2048,4186102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26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23109);广西岩溶动力学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开放基金项目(KDL&Guangxi202204);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201902);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NNNU-KLOP-X1919,NNNU-KLOP-X2101)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海岸带沉积物中的微体古生物化石保存着丰富的地质环境信息,本文的目的是重建莱州湾南岸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与海平面波动关系。【研究方法】拟通过对HLL01钻孔的孢粉、淡水藻类、海相沟鞭藻、有孔虫内衬等微体古生物...
关键词: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环境演变 晚上新世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程 莱州湾 山东 
渤海湾海面变化
《华北地质》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王福 胡云壮 田立柱 施佩歆 李建芬 陈永胜 李勇 商志文 姜兴钰 袁海帆 杨朋 文明征 赵琰琳 杨怡 王宏 
国家重点基金课题:“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地质结构和岩相古地理研究(4229326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DD201895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黄渤海海岸带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区综合地质调查(DD20211301)”;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渤海湾西北岸4 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研究目的】海面上升,是渤海湾泥质海岸带地区全新世海陆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重建海面变化历史,有助于预测今后的变化趋势。【研究方法】全球基于实际调查的建模研究,恢复了过去数万年来较高分辨率的海面变化历史、分析了导致...
关键词:历史海面变化 障壁岛型贝壳堤-潟湖盐沼过程终止 海面加速上升 可容空间增加 海岸线蚀退 
辽宁大连金州地区王家坦组最古老水母型化石再研究
《地质通报》2023年第9期1581-1602,共22页牛绍武 刘欢 王树庆 陈永胜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晋冀成矿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基[2011]矿评01-08-09)。
1986年在辽宁大连市金州区棋盘磨海滨金县群王家坦组发现水母型化石后,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笔者对现有的化石标本(包括前人标本图片)重新进行了观察,初步辨认出水母型化石的上伞面、下伞面、垂唇和小口、胃腔、辐管、环管、缘膜、4个...
关键词:水母型化石 中元古界 王家坦组 金县群 辽宁 华北陆块 
华北平原冀中坳陷东部SFQ1钻孔磁性地层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地质学报》2022年第3期1079-1090,共12页柳富田 杨吉龙 陈社明 黄忠峰 陈永胜 胡云壮 袁海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97219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编号DD20211301,DD20190338,DD20189506)联合资助的成果。
可靠的地层年代标尺对于研究华北平原晚上新世以来沉积物记录的沉积环境演化、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测定冀中坳陷东部的SFQ1钻孔岩芯古地磁,建立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并探讨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SFQ1孔...
关键词:冀中坳陷 磁性地层 沉积结构 新构造运动 华北平原 
渤海湾北岸海相贝壳AMS 14C测年与“驻留时间”被引量:2
《华北地质》2021年第4期23-27,共5页陈永胜 李建芬 杨朋 王福 田立柱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渤海湾西北岸4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以渤海湾地区曹妃甸沿海全新统埋藏贝壳为研究对象,对比同一层位中不同形态贝壳的AMS;C年龄,总结贝壳形态-年龄差异及所指示的"驻留时间"。测年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同一地层中,用于测年的腹足类-单瓣壳-贝屑3种形态贝壳的年龄通常具有依...
关键词:渤海湾北岸 海相贝壳 AMS C测年 驻留时间 
渤海湾贝壳堤现状及保护建议被引量:9
《地质调查与研究》2020年第4期293-316,共24页王福 商志文 李建芬 姜兴钰 文明征 施佩歆 田立柱 陈永胜 杨朋 胡云壮 李勇 袁海帆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国家自然基金面青年基金项目“渤海湾西北岸4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贝壳堤是沿岸堤的一个分支,其在全球广泛分布,作为地学术语最早出现于1891年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地形图中,Chenier术语来源于墨西哥湾北部路易斯安那州平原的海堤,因上面长着高大橡树而得名。渤海湾西岸分布着5至6道、断续绵延数十至上百...
关键词:贝壳堤 环境变化 海岸带 生态保护 渤海湾 
渤海湾牡蛎礁的研究现状与保护建议被引量:14
《地质调查与研究》2020年第4期317-333,共17页李建芬 商志文 陈永胜 田立柱 姜兴钰 王福 胡云壮 李勇 杨朋 文明征 袁海帆 施佩歆 王宏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渤海湾全新世海面标志点研究与变化历史重建(41372173)”;国家自然基金面青年基金项目“渤海湾西北岸4ka BP前后古环境重建(41806109)”。
通过对渤海湾西北岸全新世牡蛎礁调查研究现状及成果的梳理,阐述了牡蛎礁的结构特征、时空分布和古环境要素:(1)牡蛎礁和上覆泥质沉积层具有“二元结构”特征;(2)在距今8270年以来,沿北西-南东方向包括现代活体牡蛎礁在内共分为10~14道...
关键词:牡蛎礁 环境变化 海岸带 渤海湾 礁泥转换 
晚上新世以来莱州湾南岸HLL02钻孔的孢粉记录及其古环境演变被引量:3
《地质调查与研究》2020年第4期341-347,共7页姜兴钰 王琳 郝秀东 王福 田立柱 施佩歆 陈永胜 王宏 李建芬 商志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津冀沿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查(DD20189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20);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AA281264);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桂科AD19245018,2019AC20295);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TEU-KLXTJJ-201712,NNNU-KLOP-X1919);南宁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0819-2017L23,0819-2019L39)。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HLL02钻孔的孢粉分析,得出了其晚上新世以来的古植被演替及古环境变迁。孢粉结果显示:(1)在晚上新世-早更新世阶段,莱州湾南岸及其附近地区的植物群落主要是以蒿属、藜科及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气候温暖偏干。极低的淡水...
关键词:孢粉组合 沟鞭藻 莱州湾 古植被 晚上新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