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世界

作品数:276被引量:21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林国基刘连泰汪道伦姜炜蔡翔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电影评介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伦理的审美化和审美的反升华——史东山电影论被引量:2
《电影评介》2017年第1期1-7,共7页安燕 
西方审美主义的发生学基础是摆脱一切外在力量的主宰,重新发现和确立人的价值.席勒把审美看作是"卸去了一切关系的枷锁",是人摆脱了一切强制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如果说西方的审美主义是积极地卸掉一切枷锁,摆脱一切束缚,...
关键词:中国电影史 审美化 东山 审美主义 现代社会 生活世界 伦理 彼岸世界 
哥哥周年祭 当爱已成往事 不同时空的相遇
《电影评介》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风月十三 
电影是现实的超现实的写照,是我们逃避痛苦和逃避欢乐的伊甸园。
关键词:彼岸世界 音频 导演 李子 米安 “双” 国语 视频 船厂 发饰 
Samsara此岸与彼岸间的徘徊——《色戒》的感与悟
《电影评介》2002年第7期38-39,共2页司棋 
人,是充满了欲望的动物,人,是充满了智慧的生命。沉湎于欲望的追求,是此岸世界的世俗生活,放下欲望归于清静,是彼岸世界的境界。佛学,便是连接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渡船。宾·纳伦导演的《色戒》,主人公是个从小在寺院长大的喇嘛。影片...
关键词:彼岸世界 世俗生活 影片 欲望 主人公 现实的人 意义和价值 静修 释迦牟尼 情与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