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多民族地区

作品数:101被引量:2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明旭张燚杨顺清贺琳凯赵飞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疆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理路——以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被引量:16
《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83-89,共7页蒲丽霞 贾友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强化‘五个认同’教育与实现新疆长治久安问题研究”(16BMZ012);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新时代新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研究”(20VSZ062)的阶段性成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对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面对来自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思想、西方政治思潮、狭隘民族意识等因素的挑战,文章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关键词:新时代 意识形态安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族际整合、经济转型、文化交融与协同共治:边疆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被引量:23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3期76-85,149,共11页徐俊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民族文化交融视野下的云南宗祠调查与研究”(17CMZ020)阶段性成果
文章认为多民族地区很多乡村地处祖国边陲,位于国家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在这些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边疆社会各界的响应与参与、国家各部门与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也需要边疆地区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 边疆乡村 族际整合 经济转型 文化交融 协同共治 
从宗教的心理属性看边疆多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的路径选择——基于新疆南疆等地的田野调查被引量:6
《新疆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56-60,155,共5页戴宁宁 刘继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心理适应研究--基于甘宁青三省区的田野调查"(12YJC85001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管理视角下的新疆南疆乡村社会变迁与社会稳定研究"(11CMZ024);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城市回族流动人口生活方式变迁及其心理适应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内聚性与边界性是宗教的基本心理属性,前者是形成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大黏合力,后者是不同民族之间产生对立与冲突的重要根源。文章以作者在新疆南疆地区的田野调查为例,指出边疆多民族地区宗教事务管理中的老问题与新挑战,并从理念、组织...
关键词:宗教心理 内聚性 边界性 社会稳定 宗教极端思想 宗教管理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