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

作品数:239被引量:53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侯仙明王四平王玉凤李凤杨文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环球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血证论》从脏腑辨治淋证探析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3期444-448,共5页王萌萌 董艳丽 迟敬 孙雪英 王超众 
齐齐哈尔市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CSFGG-2021095、CSFGG-2022290);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YQ2019H034);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HY2020-009)。
淋证的论治历代多注重湿热蕴结下焦,病位限于肾与膀胱。而清代医家唐宗海论治淋证放眼于上中下三焦,区分各个脏腑以施治。本文通过梳理《血证论》及历代医家论述淋证的相关条文,对淋证的源流及辨治角度进行探究,总结唐宗海治疗淋证的特...
关键词:唐宗海 《血证论》 淋证 脏腑 辨证论治 
浅析唐容川《血证论》的和法生血理论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1期75-77,共3页邹金佐 王洪武 
2022年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
清末唐容川《血证论》中多次言“和”,并提出和法是血证第一良法,将和法运用在治血中,是对和法的重要发展。《血证论》主要论述失血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故蕴含生血思想。唐宗海将和法贯穿在治血之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法中,笔者认...
关键词:血证论 和法 和气生血 和津生血 和火生血 
叶天士与唐容川辨治吐血异同探析
《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4期724-726,共3页周方成 方铁根 李成年 
中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68)。
本文通过对比叶天士与唐容川论治吐血的经验以探析其异同点。叶天士与唐容川皆认为火热邪气为致病的首要因素,治疗上都以中焦脾胃为论治重点,且两人都继承了缪希雍降气止血的思想。叶天士注重季节对发病的影响,认为春夏阳气升动太过与...
关键词:叶天士 唐容川 《临证指南医案》 《血证论》 吐血 血证 
唐宗海《血证论》“失血家”水肿治法探究被引量:4
《环球中医药》2022年第9期1578-1581,共4页王萌萌 郭宏伟 王超众 韩路拓 高艺书 赵阳 石雪华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SJGZ20190055)。
水肿是临床常见内科病证,通常虚实夹杂,《血证论》将水肿划分为杂证水肿和失血家水肿,一般杂证水肿多以实证为主,失血家水肿多为虚证。目前,水肿的治疗,在以攻邪为主,以补虚为主,或攻补兼施的具体运用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梳理...
关键词:唐宗海 《血证论》 水肿 治疗大法 血虚阴虚 
《血证论》血火理论与心血管疾病被引量:2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6期1078-1080,共3页邓艳萍 吴小平 史胜楠 王培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681、81473528);第四批全国中医(临床、基础)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4号)。
《血证论》为清代医家唐宗海的代表作,基于气血阴阳理论提出了血火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血证的理论内涵,具有创新性。从心病角度,提出“心主生血”“血火相生”“血火为病”的理念,与“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功能相得益彰。本文从血火理...
关键词:唐宗海 血证论 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律失常 
基于《血证论》气血水火理论探讨出血性中风的证治规律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19年第10期1574-1576,共3页李中 丁瑞丛 周德生 高晓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63);湖南省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2017SK4005);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一般项目(201824);中医内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YNK201609);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16CX03)
气血水火理论为唐容川的重要学术思想,他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虚”治血四法。出血性中风为临床中常见疾病,在临证的过程中应用气血水火理论对其进行论治,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以对其理论进行总结。
关键词:血证论 气血水火理论 出血性中风 证治规律 
唐容川《血证论》咳血证治探析被引量:11
《环球中医药》2014年第11期856-860,共5页王蜀嘉 刘群 刘玥芸 陈家旭 
唐容川《血证论》言咳血有寒热虚实内外因,其证候类型包括实咳、虚咳、痰咳、气咳、骨蒸咳、痨虫咳等,其辨证明确,治法用药在前人诊治杂病的基础上,加入血证的考虑,贯彻其"和法为血证第一良法"的主张。又提出"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
关键词:唐容川 血证论 咳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