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特性

作品数:203被引量:726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德成马飞黄学杰陈立泉郑军伟更多>>
相关机构: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索尼株式会社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R290与常见热泵热水器工质的循环特性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5年第8期95-99,共5页王华亮 史帆 白国建 袁明征 
该文列举R290与R32、R410A、R134a家用热泵热水器常用工质的基础物性参数,基于单级蒸汽压缩热力学循环模型,在35~70℃不同冷凝温度条件下对4种工质的循环特性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R290的排气温度、排气压力以及压缩比...
关键词:R290工质 家用热泵热水器 热泵循环特性 热力学分析 制热能力 
固态电池将对锂电池形成冲击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4年第6期20-21,共2页刘海军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蓬勃发展,固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引来国内电池企业及相关应用行业等抢滩布局。固态电池的快速发展,将给国内现有锂电池产业带来重大变化。固态电池产业发力强劲固态电池是使用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的电池。...
关键词: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池 锂电池 能量密度 储能技术 极限状态 循环特性 充放电 
气液喷射升压有机朗肯循环特性
《新能源进展》2024年第5期532-541,共10页熊远帆 孙斌 李华山 龚宇烈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2022A1515011210)。
针对小型有机朗肯循环工质泵效率低、耗功大等问题,将气液喷射器取代工质泵作为升压设备,基于喷射器一维模型,构建了气液喷射升压有机朗肯循环(IORC)的热力模型。以140?℃的中低温热源为驱动力,R245fa为工质,研究了喷射器引射系数、喷...
关键词:中低温热源 发电 有机朗肯循环 气液喷射器 循环特性 
管状薄膜样品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设计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24年第4期206-212,共7页严惠 瞿小林 秦源涛 黄俊宇 肖黎 龚恒翔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cstc2021jcyj-bshX0219);重庆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 YB46)
为了探究管状薄膜样品的电热性能,设计搭建了一套专用电热性能测试实验系统。该系统由外部电路模块实现样品表面温度控制,多路温度记录仪获取样品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红外相机拍摄薄膜的温度变化图像。设计测试台机械结构能实现外径φ...
关键词:电热性能 管状薄膜 循环特性 老化测试 电阻率 
RTTS封隔器外中心管疲劳寿命分析
《石油机械》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王智勇 朱帅 曹银萍 万志国 窦益华 
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一般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离散元方法的封隔器力学性能研究”(22JK0331);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橡胶密封件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及性能评价”(KY2021-24);横向课题“封隔器系统非线性仿真及安全性评价”(STYKJ2021-055)。
RTTS封隔器是封隔高温高压井油套环空压力的关键工具,其外中心管的失效会导致油套环空窜通,引发严重事故。为完善外中心管的失效评估体系,基于静强度、疲劳强度理论,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溯源外中心管失效原因;建立外中心管全尺寸三维模型...
关键词:RTTS封隔器 外中心管 疲劳寿命 循环特性 
自复叠制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冷藏技术》2024年第1期79-85,48,共8页孙欢 杨凯 吴冬夏 康博强 
自复叠制冷技术在低温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首先介绍了自复叠制冷技术的原理,并与单级压缩、多级压缩及复叠制冷技术进行比较,指出了自复叠制冷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冷温区宽的优势。从自复叠制冷系统的循环特性、混合工质的选择和...
关键词:自复叠制冷 循环特性 混合工质 系统流程优化 
基于循环密文的格密码模板攻击方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3年第12期4530-4538,共9页严迎建 常雅静 朱春生 刘燕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32018)。
该文分析了格密码解封装过程存在的能量泄露,针对消息解码操作提出一种基于模板与密文循环特性的消息恢复方法,该方法采用汉明重量模型与归一化类间方差(NICV)方法对解码字节的中间更新状态构建模板,并利用密文循环特性构造特殊密文,结...
关键词:格密码 能量泄露 模板攻击 密文循环特性 Saber算法 
全回热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联合循环特性及㶲经济性分析被引量:1
《热力发电》2023年第11期76-84,共9页韩冰川 陈永东 于改革 邹宏伟 宋嘉梁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E152);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博士科技基金项目(2020011748);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202104a05020024)。
大量的废热损失和在中低热源应用下的低效率是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在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大挑战。为实现能量的高效利用,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具有较好热源适应性的布雷顿联合循环系统。该...
关键词:布雷顿发电系统 氨水吸收式系统 联合循环 㶲经济性分析 
CO_(2)-SF_(6)混合工质布雷顿循环特性初步分析
《原子能科学技术》2023年第9期1691-1698,共8页席大鹏 刘旻昀 刘秀婷 费俊杰 臧金光 黄彦平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是近年来备受学界与工业界关注的高效能量转换系统,具有系统简单紧凑、噪声小、效率高等优点。然而,目前的S-CO_(2)布雷顿循环研究通常考虑的是环境温度为20℃的应用场景,循环最低温度通常为32℃,而...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 混合工质 物性计算 循环效率 
斜坡桩水平循环特性模型试验及有限杆单元解被引量:4
《岩土力学》2023年第2期381-391,共11页彭文哲 赵明华 杨超炜 赵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2108317,No.51908208)。
为了揭示斜坡效应和循环弱化效应共同影响下的斜坡桩水平循环特性,进行了不同循环次数、荷载幅值及坡度下的单向水平循环加载试验,并将水平静载试验作为对照,揭示了桩顶位移、桩身弯矩及地基反力等变化规律。综合考虑二阶效应及桩-土相...
关键词:桥梁工程 桩基础 水平循环特性 模型试验 斜坡效应 有限杆单元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