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抚

作品数:1681被引量:111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方裕谨吕小鲜王澈丁进军张立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鳌、吴儁《昔醉图》读记
《文史知识》2023年第3期58-65,共8页万新华 
从咸丰三年(1853)至同治四年(1865),徽州成为清廷与太平军战事的最前沿,包括江南大营绿营兵、湘勇、台州勇以及徽州当地的团练组织纷纷屯集,展开了多年的拉锯战。咸丰三年二月,四十一岁的杨沂孙(1813—1881)入京谒选,除安徽铜陵知县,战...
关键词:咸丰三年 安徽巡抚 江南大营 同治四年 湘勇 团练 安徽铜陵 徽州 
叶嘉莹讲女性词(三十六)
《文史知识》2022年第1期79-83,共5页叶嘉莹 杨爱娣(整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女性文学大系》(先秦至今)及女性文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7ZDA242)的成果之一。
顾太清和吴藻生在同时代,她们有过诗词的唱和往来,但是两个人家庭文化背景不同,作风也迥然不同。关于顾太清,我们已经简单地说过,她原姓西林觉罗氏,是满州镶蓝旗人。她是甘肃巡抚鄂昌的孙女,鄂昌是鄂尔泰的侄子,鄂尔泰又是谁呢?鄂尔泰...
关键词:顾太清 叶嘉莹 女性词 鄂尔泰 雍正皇帝 吴藻 甘肃巡抚 雍正时期 
沈葆桢为什么与曾国藩翻脸?
《文史知识》2017年第3期64-71,共8页眭达明 
一曾国藩想不明白在什以地方得罪过沈葆桢 同治三年(1864)初,正当金陵战事十分吃紧、粮饷极端匮乏之际,江西巡抚沈葆桢事前不经协商,即奏请截留原本解送安庆湘军大营的江西厘金归本省使用,
关键词:沈葆桢 曾国藩 江西 巡抚 
扬州“文选楼”和《文选》
《文史知识》2004年第12期117-119,共3页王桂云 
扬州“文选楼”,为清代扬州达官贵人、学界泰斗阮元所建,遗址位于今毓贤街8号,原市政府宿舍内。阮元,扬州人,“早历通显”。26岁时中进士,进翰林院,曾任礼、兵、户、工诸部侍郎,又久任督抚,历任浙江、河南、江西巡抚,漕运总...
关键词:扬州 巡抚 总督 翰林院 遗址 漕运 阮元 《文选》 清代 进士 
侯方域与壮悔堂被引量:3
《文史知识》2000年第8期48-55,共8页卞孝萱 
明末,户部尚书、商丘侯恂之子侯方域,与湖广巡抚、桐城方孔灵之子方以智,都御史、宜兴陈于廷之子陈贞慧,副使、如皋冒起宗之子冒襄,合称“四公子”。在明末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中,侯恂“以东林忤阉党”,方域为复社主盟张溥、...
关键词:侯方域 清史 张溥 明末 巡抚 复社 名士 陈子龙 统治阶级 政治斗争 
古代廉吏趣称
《文史知识》1996年第12期77-77,共1页陈振东 
一钱太守后汉会稽太守刘宠居官清廉。离任时,山阴县五六位老人以一百钱相赠,刘宠婉言拒绝。最终因盛情难却,他只接受一钱,时人誉他为"一钱太守"。二不尚书明朝内阁大学士范景文为拒亲朋好友相求,在门上贴出"不受嘱,不受馈"六字,以明心迹...
关键词:后汉 山阴县 巡抚 大学士 清廉 离任 明朝 会稽 清朝 豆腐 
刘铭传及其在台湾的“新政”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0年第5期59-63,共5页吴密察 
刘铭传(1836—1896),在1884年7月,因备御法国攻台,奉清廷之命,以巡抚衔来台督办台湾事务;10月,补授福建巡抚,仍驻台湾督办防务。翌年(1885),中法和议,但刘铭传仍留台湾,'次第筹办设防、练兵、抚番、清赋';10月,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嗣...
关键词:刘铭传 福建巡抚 福建台湾巡抚 补授 林朝栋 备御 林维源 奏准 丁日昌 山区开发 
陶保廉及其《辛卯侍行记》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52-54,共3页杨萌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清代晚期,研究西北史地之风大盛,'一时风会所趋,士大夫人人乐谈,如乾嘉之竞言训诂音韵焉,而名著亦往往间出'。陶保廉的《辛卯侍行记》六卷(1897年养树山房木刻本),即是晚清西北史地之学的一部力作...
关键词:辛卯侍行记 西北史地 掘存 人人乐 木刻本 清代晚期 秀水 陕西布政使 乾嘉 新疆巡抚 
年羹尧——一个身败名裂的功臣
《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74-78,共5页李世愉 
历史上,许多功臣不得善终。究其因,一是君主对功臣产生疑虑而妄加杀戮;一是功臣居功自傲,擅作威福,以致晚节不保,身败名裂。清代的年羹尧即属于后者。
关键词:年羹尧 世宗 作威福 啸亭杂录 四川巡抚 杭州将军 罗卜藏丹津 晚节不保 圣祖 范时捷 
《坚磨生诗抄》案与弘历的用心——析乾隆时的一起文字狱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8年第7期108-113,共6页赵伯陶 
有清一代的文字狱以乾隆一朝最多,据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五中《清代文字狱简表》统计,前后共有74起之多。在如此众多的文字狱中,有些纯以文字罪人;有些案例则在其文字获罪的背后,隐藏着一些政治原因,发生于乾隆二十年(1755)的胡中...
关键词:弘历 鄂尔泰 孝贤皇后 政治原因 贤良祠 配享太庙 鄂昌 广西巡抚 鄂容安 满洲贵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