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特色

作品数:25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方艳霞刘精盛陈梦晴徐玲英程莹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船山学刊》《中国训诂学报》《中医药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季刚文学著述训诂特色考
《中国训诂学报》2021年第1期135-150,共16页张玉梅 
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近代域外训诂学文献整理与研究(欧洲卷)”(19YJA740080)的阶段性成果
以《文心雕龙札记》《文选平点》《诗品笺》《黄季刚诗文集》等为代表的黄季刚先生文学著述,具有鲜明的训诂特色:以小学根基贯通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季刚先生认为,小学,群书不能离之;治学不可无条例,无证据。其文学训诂重音训、形训、...
关键词:黄季刚文学著述 《文心雕龙札记》 《文选平点》 《诗品笺》 《黄季刚诗文集》 训诂特色 
俞樾《内经辨言》的训诂特色被引量: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434-436,共3页张心平 潘珍珍 杨美霞 郑红斌 
[目的]探讨晚清经学家、教育家俞樾所著《内经辨言》的校勘训诂特色,为后世研究《内经》提供重要参考。[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文献分析的方法,从文字演变、词句异义、音韵、衍文、传抄错误等多个角度研究《内经辨言》的训诂特色,并总结...
关键词:俞樾 内经辨言 内经 训诂 特点 影响 
《孟子译注》的训诂特色及探原——以《孟子正义》为参照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年第10期1-2,5,共3页徐椰风 
《孟子译注》为现代最通行的《孟子》注本,其训诂特色值得研究。通过对文本梳理,以《孟子正义》为参照,在梳理和对比中发现:在训诂释义中,受读者的影响,求证过程简化,但多种训诂方式仍并用;在训诂用语的使用上,顺应双音节化的需要,与时...
关键词:《孟子译注》 训诂用语 训释特色 
是非凭物理,褒贬弃因循——刍议王船山《诗经稗疏》的训诂特色和训诂理念
《船山学刊》2014年第2期40-44,共5页刘精盛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王船山<诗经稗疏>之校勘与训诂研究"(2010YBB282);湘西民族语言研究基地开放基金资助项目(11JDB057)
清代《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在名物训诂研究上,至乾嘉时代有胡承珙《毛诗后笺》、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等三大名著传世。在清初三大家中王船山《诗经稗疏》在训诂上的成就尤为突出,开清人《诗经》名物训诂研究之...
关键词:王船山 《诗经稗疏》 训诂特色 训诂理念 
《韩非子校注》考论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49-52,共4页宋神怡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汉学家依田利用所作《韩非子校注》较少受到中国学界关注。该书朱笔点读,栏外有竹添光鸿墨笔批校,写作时间不早于1815年。竹添光鸿批语特点有八,分别是:明通假、出异文、辨讹脱、指异体、解疑字、通古音、析古字、考名...
关键词:依田利用 《韩非子校注》 竹添光鸿 批语特色 训诂特色 
简论唐玄宗注《孝经》训诂特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5-67,共3页赵阳 
唐玄宗不仅是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同时也致力于国学典籍的研读。玄宗亲笔注《孝经》,不仅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训诂学的学术进程。通过对唐玄宗训诂用语整理和分析,归纳出玄宗注《孝经》的训诂特点,以期在一定程...
关键词:唐玄宗 《孝经》 训诂 特色 
《经传释词》的训诂特色评介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22-27,共6页田耕渔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與"、"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
关键词:经传释词 声音训诂 特色 
刍议王船山《诗经稗疏》训诂特色和训诂理念
《诗经研究丛刊》2013年第2期360-370,共11页刘精盛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生于公元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卒于1692年(清康熙三十一年)。反清复明失败,退而著书,晚年隐居在衡阳县曲兰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后人尊称其为船山先生。明代末期,朱子《诗集传》地位开始动摇,...
关键词:衡阳县 研究 空疏 船山 训诂 自号 乡石 
从《方言疏证》看戴震的训诂特色被引量:3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09-113,共5页徐玲英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KJ2010A021);安徽大学2008年引进人才项目(02303135)
作为清代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戴震反复强调训诂的重要性,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训诂方法。从《方言疏证》可以看出,戴震训释词义不仅利用传统的形义互求法,而且利用音理知识,本之六书,因声求义。他还利用异文,推本求源,从而沟通了语言与文...
关键词:戴震 《方言疏证》 训诂特色 
试析《文选》李善注的训诂特色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年第12期147-147,共1页任永梅 
历代《文选》学著作从文献学、史料学的角度看,注释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李善的《文选注》。本文试从释义、注音两方面研究,揭示其训诂特点及其贡献。
关键词:《文选》 李善注 释义 注音 训诂特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