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称

作品数:249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邵丹锦李树华尹晓红宋哲明李华年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江西奉新一中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人对雨的雅称原来有这么多
《农民文摘》2025年第4期63-63,共1页陈品 
在古代,雨不仅关乎农事,更浸润着文人墨客的情思,催生出诸多雅称。春雨轻柔,唤醒大地,滋养万物,故被赋予“甘霖”“甘泽”之名。《太平御览》引《尹文子》曰:“甘露降,风雨时,农夫登,年谷丰,众人喜,此谓上泽。”这里“甘露”常指甜美的...
关键词:雅称 古代 甘泽 文人墨客 农事 甘霖 太平御览 
关于年龄的雅称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5年第1期13-13,共1页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十五岁时,我立志学习;三十岁时,我可以独当一面;到了四十岁,我不会再迷茫了;五十岁时,我知道了天地间事物存...
关键词:知天命 四十而不惑 六十而耳顺 七十岁 三十岁 志于学 三十而立 《论语》 
古人的年龄雅称
《月读》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张舣方 
我们现在谈到年龄,往往简单直白地使用“岁”这一单位。然而在古代,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白发苍苍的老者,人生各个阶段都有着别致的雅称。细细琢磨,便能发现古人对于生命流转的洞察力以及他们对每--个生命阶段所寄托的美好愿景与殷切期待。
关键词:各个阶段 生命 洞察力 古人 年龄 
冬季的雅称
《当代老年》2024年第12期54-54,共1页阎泽川 
冬为四季之末、一年之尾,此时,天寒地冻,万物凋零。在古典诗词中,冬季的别称有很多,古代诗人们往往根据要表达的情感和平仄的需要,选用不同的别称。那么,你知道冬季都有哪些独特的雅称吗?三冬:古人以农历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
关键词:古典诗词 古代诗人 平仄 孟冬 别称 冬季 
圆月的雅称
《小猕猴(学习画刊)》2024年第18期42-43,共2页忍冬 
在古人眼里,圆月是团圆、美满、和谐的象征。农历每月十五,如果不是阴雨天,晚上总是皓月高悬。人们仰望那一轮皎洁的圆月,心中往往会涌起无尽的遐想。古人用他们细腻员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赋予了圆月一个个美妙绝伦的雅称,让我们来看...
关键词:丰富的想象力 圆月 雅称 
汉唐时期饮食雅称及其文化内涵
《人民论坛》2024年第18期110-112,共3页刘玉峰 
中国古代的饮食及其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汉唐时期,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地域交流的增多,米面主食、肉食蔬食、酒饮茶饮花样繁多,特色突出,名品纷呈,涌现出许多意蕴优美的美食雅称,产生了很多饮食学著述。这不但反映了汉唐时期人们...
关键词:汉朝 唐朝 饮食雅称 文化内涵 
夏日雅称知多少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8期31-31,共1页聂难 
古人赋予夏天很多雅称,探根求源,饶有趣味。古人称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简称“三夏”。古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日:“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因夏季三个月共90天,古人遂名其为“九夏”。如东晋陶渊明《荣木》诗序...
关键词:子夜四时歌 乐府诗集 萧统 九夏 陶渊明 
夏天的雅称
《养生月刊》2024年第7期662-663,共2页钱国宏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万木葱茏的夏季是生命大绽放的时节,也因此博得了世人的青睐.从古到今,人们不断赋予夏天以美好的雅称,以表达对夏天的热爱.
关键词:夏天 绽放 热爱 
清新别致的冬天雅称
《文史博览》2024年第1期28-29,共2页钱国宏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迈进冬的门槛,一时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自然呈现出一番独特的景致。冬,因此也就有了清新雅致、特征明显的多种雅称。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唐代诗人皇...
关键词:皇甫冉 唐代诗人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清寒 
清新别致的冬天雅称
《上海支部生活》2023年第12期54-54,共1页钱国宏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迈进冬的门槛,一时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自然呈现出一番独特的景致。冬,因此也就具有了清新雅致、特征明显的多种雅称。清冬。冬季万物萧条,天地间一片清寒,故冬天又有“清冬”之别称。唐代诗人...
关键词:皇甫冉 唐代诗人 万里雪飘 千里冰封 清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