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渗利湿

作品数:50被引量:10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郑生谈勇堵吉沈卫星程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湖南中医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河南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河南中医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从三焦理论探讨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
《河南中医》2024年第10期1502-1506,共5页吴嫣然 李婧 王定坤 苏浩 陈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4960)。
恶性胸腹腔积液病机为三焦阻滞,水饮内停,元气运行受阻,血液凝滞,痰瘀内结,治疗应在行气利水、淡渗利湿或峻下逐水、逐瘀利水通利三焦的基础上,兼顾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通利三焦多为宣上通下的行气利水药物,如柴胡、枳实、桔梗等...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 三焦 行气利水 淡渗利湿 峻下逐水 逐瘀利水 
毛德西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被引量:9
《河南中医》2021年第5期711-715,共5页王佳琦 焦娇 禄保平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毛德西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失调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气郁滞可直接影响脾胃功能的发挥,脾胃病多与湿邪相关,湿邪凝滞使脾胃功能失和。毛教授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重视芳香类药物、淡渗利湿类药物的应用。临证时,重视舌诊...
关键词:“轻可去实”法 脾胃病 芳香类药物 淡渗利湿类药物 毛德西 
姜树民从湿论治脾胃病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20年第10期1522-1525,共4页包小梅 姜树民 
脾胃病虽证候繁杂,然不外乎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三个方面,湿邪致病,以脾居多。姜树民教授常用芳香化湿醒脾法燥湿以治疗暑湿之证;用清热燥湿实脾法治疗湿热痞满、黄疸、泄泻、下痢等病证;用淡渗利湿法治疗脾湿过盛之证及下焦湿热之淋...
关键词:从湿论治 脾胃病 芳香化湿醒脾 清热燥湿实脾 淡渗利湿健脾 祛风胜湿运脾 行气祛湿理脾 温化寒湿暖脾 姜树民 
黄琴从三焦论治湿热病经验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3年第11期1861-1862,共2页王晶 
湿热为病虽以中焦脾胃为病变中心,但因湿性弥漫,可蒙上流下,波及三焦。故辨清湿热偏于上焦、中焦、下焦是诊治湿热病的关键:湿热初犯,病多偏上焦,治当芳香辛散,宣肺化湿;上焦病不解,病渐趋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治当辨清湿与热孰重孰轻...
关键词:湿热病 从三焦论治 宣通阳气 淡渗利湿 黄琴 
浅析《素问》从湿论治泄泻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3年第5期647-648,共2页方国栋 钦丹萍 
《素问》中有许多条文提及泄泻,其病因病机内容丰富,有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等,其中湿邪在发病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治则治法论述则相对浅显,后世在《素问》基础上,针对从湿治泻颇有发展,形成淡渗利湿、祛风胜湿、苦温燥湿、清...
关键词:《素问》 泄泻 湿邪 淡渗利湿 祛风胜湿 苦温燥湿 清热利湿 健脾利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