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渗利湿

作品数:50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郑生谈勇堵吉沈卫星程海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中医药杂志》《湖南中医杂志》《实用中医药杂志》《河南中医》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三焦理论探讨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
《河南中医》2024年第10期1502-1506,共5页吴嫣然 李婧 王定坤 苏浩 陈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204960)。
恶性胸腹腔积液病机为三焦阻滞,水饮内停,元气运行受阻,血液凝滞,痰瘀内结,治疗应在行气利水、淡渗利湿或峻下逐水、逐瘀利水通利三焦的基础上,兼顾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通利三焦多为宣上通下的行气利水药物,如柴胡、枳实、桔梗等...
关键词:恶性胸腹腔积液 三焦 行气利水 淡渗利湿 峻下逐水 逐瘀利水 
小满饮食勿偏激
《养生保健指南》2024年第5期28-29,共2页魏帼 
小满节气由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出汗较多,导致体液和消化液相对不足,从而影响到消化功能,使人出现食欲缺乏、进食量减少的情况。这种时候如果因为炎热而一味进食寒凉的食物,就会导致脾胃受寒,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的症状。如果因为食欲缺...
关键词:清淡饮食 食疗佳品 淡渗利湿 辛辣刺激 寒凉 消化功能 进食量 食欲缺乏 
脾胃虚寒试试五君子煎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1期64-64,共1页晓晴 
人参6~9克、白术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干姜3~6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此方可补气健脾,温中祛寒。主治脾胃虚寒、呕吐、神疲乏力等症。此方中人参补气健脾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茯苓淡渗利湿为辅药,干姜温中和胃为佐药,...
关键词:补气健脾 温中祛寒 淡渗利湿 温中和胃 健脾燥湿 脾胃虚寒 炙甘草 佐药 
氯沙坦钾联合淡渗利湿法对湿热型慢性肾炎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7的影响被引量:3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年第18期2553-2555,共3页邱波 刘善军 袁良东 李洋 张士奇 梁卫东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7-275)。
目的探讨淡渗利湿法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慢性肾炎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诊断为湿热型慢性肾炎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医...
关键词:淡渗利湿 慢性肾炎 肾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 
淡渗利湿法在男科的应用和探讨被引量:1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1期96-99,共4页古宇能 王全 曾杨玲 
深圳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9-2023年);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临床男性疾病如精浊、阴汗、阳痿、男性不育症等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易反复的特点,多与湿邪困阻、阳气受遏有关。采用淡渗利湿法往往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文章通过多个临床医案,分析总结了淡渗利湿法在男科应用的经验。治湿过程中需要...
关键词:湿邪 淡渗利湿 男科疾病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卢秉久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用药规律被引量:2
《山东中医杂志》2021年第8期828-833,共6页郑佳连 李偲 王岩 卢秉久(指导)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编号:2018ZX1072550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管理系统(V2.5),挖掘卢秉久教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经验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采集建立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熵层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其...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健脾疏肝 淡渗利湿 清热燥湿 卢秉久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南雅堂医案》泄泻门医案治疗分析被引量:1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83-85,共3页宋瑞芳 
对《南雅堂医案》“泄泻门”所载39则泄泻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清代医家陈修园辨治泄泻的临床经验,分析《南雅堂医案》辨证论治泄泻医案的临床价值。《南雅堂医案》辨治泄泻遵《内经》“湿胜则濡泄”说,方效仲景,法取诸家,用药灵活,分别应...
关键词:南雅堂医案 陈修园 泄泻 医案 淡渗利湿 温中健脾 疏肝 体质 温肾 益气养阴 
毛德西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经验被引量:9
《河南中医》2021年第5期711-715,共5页王佳琦 焦娇 禄保平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8]119号}。
毛德西教授认为,脾胃气机失调是导致脾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肝气郁滞可直接影响脾胃功能的发挥,脾胃病多与湿邪相关,湿邪凝滞使脾胃功能失和。毛教授运用"轻可去实"法治疗脾胃病,重视芳香类药物、淡渗利湿类药物的应用。临证时,重视舌诊...
关键词:“轻可去实”法 脾胃病 芳香类药物 淡渗利湿类药物 毛德西 
祛湿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医学报》2021年第5期983-988,共6页倪跃 叶仲昊 赵胜男 徐家银 王启娟 程海波 谭佳妮 沈卫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5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930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804073);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7KJA360002)。
湿邪阻滞肠道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各有其特点:苦寒燥湿类药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但多性寒凉,易伤阳气;芳香化湿类药物抑菌作用较弱,多具有促进益生...
关键词:肠道菌群 祛湿药 苦寒燥湿药 芳香化湿药 淡渗利湿药 湿邪 
姜树民从湿论治脾胃病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20年第10期1522-1525,共4页包小梅 姜树民 
脾胃病虽证候繁杂,然不外乎纳与运、升与降、燥与湿三个方面,湿邪致病,以脾居多。姜树民教授常用芳香化湿醒脾法燥湿以治疗暑湿之证;用清热燥湿实脾法治疗湿热痞满、黄疸、泄泻、下痢等病证;用淡渗利湿法治疗脾湿过盛之证及下焦湿热之淋...
关键词:从湿论治 脾胃病 芳香化湿醒脾 清热燥湿实脾 淡渗利湿健脾 祛风胜湿运脾 行气祛湿理脾 温化寒湿暖脾 姜树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