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优551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官华忠毛大梅潘润森林荔辉林培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建瓯市农业局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甘肃农业》《广东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杂交稻新组合T优551在海南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福建稻麦科技》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邢福能 陈海雄 
T优551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福建省种子总站育成的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参加海南省区试和示范,表现高产、抗病、结实率高、熟色好等优点,2009年提升为海南省感温组水稻区试对照种。介绍了该组合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 T优551 高产 栽培技术 
杂交稻T优551在海南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陈海雄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与福建省种子站共同育成的高产杂交稻组合。自2003年开始引至海南试种、区试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均表现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于海南省作早晚稻栽培,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
关键词:杂交稻 T优551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杂交稻T优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9年第6期16-16,共1页陈青丽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和福建省种子总站,用自育不育系T55A与恢复系晚R-1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德化县开始引进区试,2005—2006年继续品种对比试验.2007年和2008年较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种植表明.该组合表...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 特性 特征 大面积示范推广 品种对比试验 福建农林大学 推广种植 
T优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8年第7期13-13,共1页郑小雄 
T优551是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与福建省种子总站合作,利用T55A与强恢复系晚R-1配制的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制种纯度高、杂种优势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等特性。
关键词: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栽培技术 福建农林大学 作物科学 强恢复系 制种纯度 
T优551早季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18期287-287,共1页杨碧成 
本文介绍了杂交水稻新组合T优55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T优551 籼稻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稻T优551高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2006年第10X期282-282,共1页杨龙寿 
历年来,长泰县早季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约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55~60%,一般生育期135~150天,每亩产量始终徘徊在500~550公斤之间,少部分田块最高单产也难超600kg。2005年1月,从福建省金山种业有限公司引进杂交稻新组合T优551,种植面积0...
关键词:杂交稻 T优551 高产栽培 
杂交稻T优551的超高产特性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2006年第9期16-17,共2页林培清 
通过T优551在福建及广西桂中南2年示范和大面积种植的产量表现,根据该组合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超高产(≥10t/hm2)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杂交水稻 T优551 高产特性 栽培技术 
杂交稻新组合——T优551
《福建农业》2006年第3期14-14,共1页张挺 
关键词:新组合 杂交稻 福建农林大学 优质高产 强恢复系 作物科学 品种审定 杂种优势 中晚稻 不育系 
三系杂交稻T优551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2
《福建农业科技》2006年第1期4-5,共2页林培清 周秀生 
关键词:三系杂交稻 高产制种技术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建农林大学 广西区 作物科学 品比试验 汕优63 示范种植 新组合 
T优551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福建农业》2005年第6期15-15,共1页方放辉 
关键词: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福建农林大学 2004年 杂交水稻 作物科学 品种审定 种植表现 内陆地区 新组合 农作物 丰产性 抗性强 田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