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

作品数:534被引量:19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建军刘娴李燕祁宏超李智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文学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细察茹志鹃战争生活化的手法与原理——以短篇小说集《百合花》为例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6Z期52-52,共1页华乐菲 
茹志鹃的战争生活化手法已被大家所普遍认可,然而关于她怎么将战争生活化、战争生活化到底是什么,以及战争生活化背后理论原理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便从手法及原理两个方面,以她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百合花》为分析材料,解读...
关键词:茹志鹃 《百合花》 战争生活化 手法 原理 
战火烽烟中的清新俊逸之花——《百合花》浅析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7X期60-60,62,共2页杨程 
主要从风景和风俗画的描写、人性温度的自然回归、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三个方面来分析的《百合花》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成功。挖掘出作者对当时'规范化'创作的成功与突破,以及对后来者思考和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百合花》 文学史地位 突破与成功 
《百合花》三元冲突与融合之浅析——与《山地回忆》的比较分析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Z期48-49,共2页陆韵 
茹志鹃于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不久,茅盾就高度评价其'清新俊逸'的风格和精密的艺术手法.[1]然而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百合花》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倍受争议,直到后代评论家反复研读,它才逐渐被奉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关键词:文学评论 艺术审美 政治 
茹志鹃小说散文化的结构形态——以《百合花》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X期42-42,共1页姜艳艳 
茹志鹃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颇具盛名的女性作家,在当代文坛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她个性十足、热情、细腻。茹志鹃偏爱短篇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笔调俊朗、清新、明快,具有浓郁的散文化特征,这在其短篇小说的结构形态上尤为明显,本文主要...
关键词:茹志鹃 《百合花》 散文化 结构形态 
浅谈茹志娟小说《百合花》中的量词修辞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9Z期30-30,共1页周雯丽 
《百合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茹志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所取得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该小说的研究多停留在文学层面,大家或关注它的题材选取,或关注它的人物塑造,或关注它的叙述视角,目前很少有人对作品中的量词进行研究...
关键词:茹志娟 《百合花》 量词 修辞 
平凡的英雄——《百合花》解读与赏析被引量:1
《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4Z期35-35,共1页廖雪娟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纯真和美好,成为我国文坛史上永开不败的百合花!本文主要在深入研读《百合花》的基础上,从通讯员以及新媳妇两个关键人物身上分析了《百合花》中透露出的军民骨柔情,并从《百合花》的取材、语...
关键词:百合花 故事概要 创作背景 军民情怀 小说特色 
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兼谈《百合花》的细节描写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1X期21-22,共2页谢银峰 
茹志娟的《百合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人们常常被它巧妙的情节和任我形象的个性化所感染,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该小说中"我"的感情发展变化这一暗线在全文中的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认真研读作品,可以更深入地探测到小说感人的奥秘。
关键词:感情暗线 细节描写 
结构视野下的《百合花》人性探微
《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13期3-3,共1页赵东蕾 
《百合花》是茹志娟的代表作,小说创作于1958年。一直以来,评论者对《百合花》存在众多看法。本文将从结构主义视角重新解读作品,我们将会看到在温情脉脉的作品背后,封建道德对个人情感的束缚;纪律对个人行为的约束;战争对个体生命的践...
关键词:结构主义 人性 反人性 百合花 
一朵永不凋谢的百合花——茹志娟《百合花》赏析被引量:2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7X期49-49,共1页崔晓艳 
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在处理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上匠心独运,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而其富于诗意的叙事风格则把作品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本文试从三个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茹志鹃 百合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