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礼》

作品数:23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程光炜覃敏陶东风宗连花刘勤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百家评论》《新华文摘》《文学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之我与我之历史:从《布礼》到《猴儿与少年》
《百家评论》2024年第3期90-95,共6页张仁泽 
对于《猴儿与少年》来说,其难得之处不仅在于王蒙打破了“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传统,更在于这部作品摆脱了王蒙小说中一直挥之不去的“灰影子”意象。王蒙在1970年代末“归来”之后,诞生于《布礼》中的“灰影子”意象便贯穿他的大部分...
关键词:《猴儿与少年》 灰影子 劳动 时间 
灰影子考论——理解王蒙作品的一条线索
《新华文摘》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金理 
一、灰影子的登场。1979年1月,王蒙应邀出席人民文学出版社召集的长篇小说座谈会,发言中主张“文学要追寻我们的精神支柱,这比伤痕、反思(历史经验教训)什么的更重要”。未久《布礼》发表,小说主题无疑是共产党人的受难与忠诚。然而,我...
关键词:小说主题 钟亦成 历史经验教训 《布礼》 王蒙 意识流 暗合 精神支柱 
王蒙先生与《当代》
《当代》2023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自《当代》1979年创刊以来,“人民艺术家”王蒙先生便与这本刊物结下深厚情谊。他的首部中篇小说《布礼》发表于《当代》1979年第3期;“季节”长篇系列中的《失态的季节》《跨踏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先后发表于《当代》1994年第3期、1...
关键词:王蒙先生 《当代》 人民艺术家 《布礼》 失态 深厚情谊 《狂欢的季节》 中篇小说 
“新人”变奏曲--《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布礼》人物形象读解
《当代文坛》2022年第6期139-143,共5页何向阳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林震和《布礼》中的钟亦成都是王蒙塑造的“新人”形象。他们的“新”首先在于永远向上、寻求真理、信仰坚定、品质纯洁的党员知识分子和革命者特质,还在于他们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和成长,经历重重考验依旧忠诚...
关键词:王蒙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布礼》 人物形象 
而今迈步从头越——王蒙从新疆调回北京前夕的创作与生活
《东吴学术》2018年第1期71-80,共10页王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文学在新疆的跨语际传播与中亚影响研究>(17XZW045);新疆高校招标项目(XJEDU040216C04)的中期成果
王蒙在新时期以“意识流”小说开当代文学创新之先声。在诸多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对王蒙新时期创作的叙述,是从一九七九年十月的《夜的眼》之后的艺术创新开始,称之为意识流小说的“喷发期”;或者以获奖小说《最宝贵的》《布礼》等作为...
关键词:创作期 王蒙 意识流小说 当代文学史 生活 北京 新疆 《布礼》 
热线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7年第12期1-1,共1页
王蒙:耄耋之年为何仍能笔耕不辍?我是新疆石河子大学读者耿立军,读了贵刊今年第11期老作家王蒙的长篇散文“维吾尔人》,感到很亲切,很喜欢,尤其是被王蒙老师洒脱奔放、幽默俏皮的文笔深深吸引。新时期文学以来,王蒙老师的创作一...
关键词:《狂欢的季节》 热线 石河子大学 新时期文学 维吾尔人 长篇散文 火山爆发 《布礼》 
一个知识分子革命者的身份危机及其疑似化解——重读王蒙《布礼》《蝴蝶》
《中国文学年鉴》2015年第1期904-905,共2页陶东风 
中国当代革命文学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革命者的忠诚问题。尤其是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之后,忠诚主题更是在以知识分子革命者/干部为主人公的作品中被反复书写。这两个时期都有大量知识分子革命者/干部蒙受冤屈,产生了大量冤案。在...
关键词:知识分子 革命者 《蝴蝶》 《布礼》 身份危机 王蒙 重读 忠诚问题 
一个革命者的忠诚危机及其“化解”——重读王蒙的《布礼》被引量:6
《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6期156-163,共8页陶东风 
《布礼》是一部表现革命者钟亦成忠诚危机的小说。忠诚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作为革命者的钟亦成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是依附于革命的。革命者的身份、对党的忠诚,是钟亦成之所以是钟亦成的唯一根据,与革命的血肉关系是钟亦成生活的唯一...
关键词:王蒙 《布礼》 钟亦成 忠诚危机 革命者 
王蒙晚年小说变异
《文学界(原创版)》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贺兴安 
王蒙的小说不以细节戏剧性、影视剧改编率高见长,而以小说艺术形式变异的活跃著称。即使是改编成了电影的他的最早的《青春万岁》,也不同于“个人命运始末”式的传统长篇小说,较为类似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那种“铁流”式(绥拉...
关键词:长篇小说 王蒙 变异 晚年 艺术形式 个人命运 法捷耶夫 《布礼》 
荒诞的意味与双面的色调——对《夜的眼》、《布礼》等小说的再解读
《晋阳学刊》2011年第3期131-134,共4页晋海学 
河南师范大学新引进博士科研启动课题(092525)
王蒙的《夜的眼》、《布礼》等现代派小说的出现是198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重要的文学现象,它们准确地表达了当代人们对环境及自身存在状况的感知。尽管这些小说的写实要素还很浓重,但它们的传达却依靠了小说中人的意识、人的感觉与体验等...
关键词:现代派小说 现实 荒诞 双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