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协奏曲》

作品数:23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罗新民姚恒璐郝梦梁晴李燕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闽江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歌剧》《黄河之声》《校园歌声》《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恰图良《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创作技法探究与分析
《戏剧之家》2023年第29期55-57,共3页丰瑞 
《大提琴协奏曲》是哈恰图良中期的一部代表作品。既是哈恰图良协奏曲中的力作,也是20世纪大提琴协奏曲的瑰宝。在这部作品中,哈恰图良将民族风格与古典协奏曲的创作手法完美结合,呈现出独特的音乐形象。本文首先总结了哈恰图良生平,创...
关键词:哈恰图良 大提琴协奏曲 创作技法 曲式分析 
浅析陈银淑协奏曲作曲技法--以《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笙协奏曲》为例被引量:2
《黄河之声》2023年第9期86-89,共4页范荆婷 
本文是以当代韩裔著名作曲家陈银淑(UnsukChin1961-)的《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笙协奏曲》三首协奏作品为例进行研究,主要从曲式结构、配器、音高组织等作曲技法上进行分析。论文将作品的曲式结构分为带有并列性、回旋性和...
关键词:陈银淑 协奏曲 作曲技法 
诗意的音乐幻境 希纳斯特拉《大提琴协奏曲》
《音乐爱好者》2022年第11期66-69,共4页曲厚桦 
阿尔贝托·希纳斯特拉(Alberto Ginastera)是最具国际影响力的阿根廷作曲家之一,他是二十世纪拉丁美洲现代音乐创作的杰出代表,与巴西作曲家维拉·罗伯茨、墨西哥作曲家卡洛斯·查维茨被共同誉为“二十世纪拉丁美洲三位最重要的作曲家”。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现代音乐创作 罗伯茨 阿尔贝托 卡洛斯 拉丁美洲 阿根廷 墨西哥 
杰尼索夫《大提琴协奏曲》音色布局特征
《黄河之声》2022年第20期76-79,共4页曾岩 
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杰尼索夫协奏曲创作技法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A009)。
爱迪生·杰尼索夫(Edison Denisov 1929-1996)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15部协奏曲,是同时代作曲家以协奏曲体裁创作数量最多的,堪称是协奏曲创作的“先锋者”。1972年创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是杰尼索夫...
关键词:杰尼索夫 大提琴协奏曲 音色布局 织体形态 
周文中《大提琴协奏曲》:一幅声音山水长卷被引量:2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163-179,共17页梁晴 
《大提琴协奏曲》是周文中于1992年完成的他唯一一部协奏曲,是"20世纪大提琴文献中重要及有持久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这部协奏曲基于核心音组及其变形,形成一个"变的演进"—一幅声音山水长卷,并通过大提琴与乐队展现出人与山水的关系,展...
关键词:周文中 《大提琴协奏曲》 核心音组 变奏 阴阳 
《大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研究(下)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75-82,共8页姜芷若 
(接上期)四、偶然音乐技法"偶然音乐"(aleatory music)是指在1945年以后,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现象。"偶然音乐"在创作上,可以完全依靠偶然性而形成的机遇或手段进行构思;在演奏上,演奏者可以自由地将乐谱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删减或...
关键词:作曲技法 创作技法 现代作曲家 线性对位 卡农 复调 张千一 半音阶 music 三十二分音符 
水墨写意 破晓啼莺——希纳斯特拉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与“马尔可夫链”创作技法研究被引量:2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30-37,71,共9页郝梦 
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水墨写意破晓啼莺"--希纳斯特拉〈大提琴协奏曲〉中的"新表现主义"时期"Sfumato"音乐观念与Markov chain"创作技法研究">成果(编号:JBS14123)
文章分析了希纳斯特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借鉴了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渲染"绘画技法,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相连觉的配器效果。同时,作品乐章内部与乐章之间均体现了一种类似"马尔可夫链"形态的曲式结构,...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大提琴协奏曲 新表现主义 渲染 马尔可夫链 
《大提琴协奏曲》创作技法研究(上)被引量:1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45-54,共10页姜芷若 
《大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张千一1987年-1988年间创作而成的,最初是为电影《多梦时节》而专门创作的一部完整的大提琴协奏曲。文章主要对其创作技法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主要从曲式结构、音高材料、节拍节奏、偶然音乐技法、织体形态...
关键词:中心音组 节拍节奏 偶然音乐 织体形态 
利盖蒂“网状”织体中的音色音响——以管弦乐《大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
《音乐创作》2014年第10期175-177,共3页张波 
《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966年,是利盖蒂在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重要管弦乐作品,风格独特、个性鲜明。本文试图从配器的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第一乐章的"静态音乐"架构,并通过对微观技法的分析来探究作曲家独创的"网状织体"及其"音色音乐"...
关键词:利盖蒂 网状织体 音色音响 音色卡农 音色渐变 音块音色 
外刊介绍
《音乐爱好者》2014年第6期5-5,共1页舒匀 
《BBC音乐杂志》 四位女性弦乐演奏家成为了杂志的重头戏。这群巾帼英雄分别是:刚刚与巴伦博伊姆合作了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的女大提琴家维勒施泰因(Alisa Weilerstein)、
关键词:《BBC音乐杂志》 《大提琴协奏曲》 外刊 女大提琴家 巴伦博伊姆 演奏家 埃尔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