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闽江学院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斯特拉主题动机音乐分析和弦教学改革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当代音乐》《北方音乐》《艺术探索》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博返约 大乐必易——希纳斯特拉两首管弦乐主题动机创作技法之比较
《当代音乐》2017年第17期59-64,共6页郝梦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B13175S)
纳斯特拉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帕南姆比》(op.1a),通过发挥第一乐章引子主题所具有的"资源库"作用,运用音级集合,实现对全曲其他主题动机的统领和暗示。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尤比纳姆》(op.51),通过第一乐章两个节奏性主题中,具有斐波拉...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主题动机 音级集合 黄金分割点 
新疆小调——为钢琴而作
《当代音乐》2016年第12期108-114,共7页郝梦 
关键词:双人舞 独舞 
“奇异恩典”爵士回旋变奏曲——为手风琴而作
《当代音乐》2016年第11期119-125,共7页郝梦 
关键词:ALLEGRO 
水墨写意 破晓啼莺——希纳斯特拉两首《大提琴协奏曲》的“渲染”与“马尔可夫链”创作技法研究被引量:2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30-37,71,共9页郝梦 
福建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水墨写意破晓啼莺"--希纳斯特拉〈大提琴协奏曲〉中的"新表现主义"时期"Sfumato"音乐观念与Markov chain"创作技法研究">成果(编号:JBS14123)
文章分析了希纳斯特拉"新表现主义"风格的两首《大提琴协奏曲》。作品借鉴了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渲染"绘画技法,形成了视觉与听觉相连觉的配器效果。同时,作品乐章内部与乐章之间均体现了一种类似"马尔可夫链"形态的曲式结构,...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大提琴协奏曲 新表现主义 渲染 马尔可夫链 
引子核心动机对全曲的整体控制力——郭祖荣《第十四交响曲》解析
《闽江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92-97,132,共7页郝梦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B11151S)
郭祖荣《第十四交响曲》是一部带引子和尾声的、副部主题倒装再现的、两个插部代替展开部的回旋奏鸣曲式构成的单乐章交响曲。乐曲引子部分的两个五音核心动机材料贯穿于全曲各乐部主题,形成同构异态,并按照引子核心动机二的上方二度音...
关键词:《第十四交响曲》 引子核心动机 整体控制力 
希纳斯特拉“特征和弦”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以《第一钢琴协奏曲》为例
《闽江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12-115,共4页郝梦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B11151S)
通过对希纳斯特拉"特征和弦"构成的分析和阐述,同时结合《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四个乐章主题动机发展加以论证,从而发现希纳斯特拉"特征和弦"的主题动机展开式发展技法的独特性,以及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结构性意义。
关键词:特征和弦 特征音程 主题动机 
抽丝剥茧 破茧成蝶——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主题动机“特征和弦”的成功“蜕变”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3-18,共6页郝梦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金项目编号:JB11151s
希纳斯特拉《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较为独特,其"特征和弦"的主题动机创作技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创新。本文旨在阐述希纳斯特拉在原始"特征和弦"基础上如何"蜕变"成《第二钢琴协奏曲》的主题,并将全曲中"破茧成蝶"漫天飞舞的各种主题...
关键词:希纳斯特拉 《第二钢琴协奏曲》 主题动机 “特征和弦” 主题形态 
希纳斯特拉《十二首美洲前奏曲》音乐概述
《闽江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04-107,共4页郝梦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BS10146);闽江学院科技育苗项目(YSYO9010)
《十二首美洲前奏曲》属于希纳斯特拉"客观民族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作曲家选取了拉丁美洲民族民间音乐中体现拉丁美洲音乐构成的印第安元素、欧洲伊比利亚元素、非洲黑人元素中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音乐体裁形式,高度抽象地概括出...
关键词:拉丁美洲 民族民间音乐 美洲前奏曲 音乐概述 
关于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整合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8
《北方音乐》2011年第9期89-90,共2页郝梦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对高校音乐学专业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整合型”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建议将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整合成“音乐分析”和“音乐创编”这两门配套课程。并对这两门课程的学科设置、课程...
关键词:作曲技术理论共同课 改革 整合型课程 音乐分析 音乐创编 
独特的民族音乐技法——析希纳斯特拉《十二首美洲前奏曲》
《北方音乐》2011年第8期9-12,共4页郝梦 
闽江学院科技育苗项目(YSYO9010)省级立项B类JBS10146
希纳斯特拉的民族音乐技法与同时代其他的美洲民族音乐家相比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主要原因在于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选择和再创造上。本文结合美洲民族民间音乐特点对《十二首美洲前奏曲》所体现的希纳斯特拉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民族音...
关键词:民族音乐技法 特征吉他和弦 特性三音组动机发展 印第安曲调 拉丁节奏 歌舞曲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