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歌》

作品数:58被引量:3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杨德春刘正国陈四海熊祖鹏周远斌更多>>
相关机构:邯郸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最短原始歌谣《弹歌》探析
《当代音乐》2024年第7期49-51,共3页张旖旎 
《弹歌》是我国最古老的原始歌谣,它记载于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1],其歌词内容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它不仅是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一直作为原始歌谣在中国文学史中被反复讲授与传播。关于它所描...
关键词:原始歌谣 弹歌 孝歌 
竹林有风 布谷声声
《时代报告》2023年第11期39-43,共5页杜拉飞 
竹子,因未出土时先有节而自带流量,自古及今,圈粉无数。“花中四君子”,只有竹子不以花见长,更兼“岁寒三友”之一的雅称,足见“竹子”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分量,早已化作一个符号,形成一种文化,铸成一种精神。一.作为竹子最主要的原产地...
关键词:二言诗 卫风 四君子 淇奥 自古及今 竹子 《弹歌》 
弹之状如弓
《中华遗产》2022年第10期7-7,共1页
东汉史学著作《吴越春秋》中,记载了一首古老的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害(有专家指出,“逐宍”实为“逐害”之误)。”说的是远古先民有“弃尸于野”的葬俗,孝子因不忍看父母尸体在荒野中被鸟兽侵害,遂“断竹”作弓,“续竹”为...
关键词:《吴越春秋》 史学著作 远古先民 《弹歌》 弹弓 歌谣 
论江苏民歌《斫竹歌》的源流
《黄河之声》2022年第10期24-26,共3页李敏 
被誉为音乐“活化石”的河阳民歌《斫竹歌》,似乎与数千年之前的古代歌谣《弹歌》有着某种联系。本文通过分析材料的方法,对作品以及演唱方式等方面分析得出二者确实是有关联的,并且由《斫竹歌》也可证实《弹歌》极大可能是一首描述原...
关键词:吴歌 《斫竹歌》 《弹歌》 河阳民歌 传承 
中国声乐美学研究浅析
《歌唱艺术》2022年第3期33-38,共6页白皓 
《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声乐艺术作为人类表达情感的艺术,作为中国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广阔的中国大地的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远古时期的歌、舞、乐三位一体的...
关键词:民歌小调 原始乐舞 声乐美学 声乐艺术 巫乐 《弹歌》 《毛诗序》 明清小曲 
论《斫竹歌》和《弹歌》的音乐联系
《黄河之声》2022年第6期13-15,共3页李亮菁 
本文以《斫竹歌》和《弹歌》为对象,从音乐史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斫竹歌》的音乐材料,从音乐分析、文本歌词分析等方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关系。通过音乐分析法、逻辑法等方法,认为《斫竹歌》可能是原...
关键词:《斫竹歌》 《弹歌》 音乐联系 音乐分析 传承 
劳动者的古歌
《审计月刊》2021年第5期54-54,共1页苗连贵 
原始劳动歌谣,口耳相传下来的不多,有文字记载的更其寥寥,但仅就散见于先秦典籍中零星的篇什看,大多铿锵有力、意气昂扬,催人奋发。其中最为后世称道的,当属《弹歌》(载《吴越春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代指禽、兽)。
关键词:口耳相传 《吴越春秋》 先秦典籍 劳动歌谣 《弹歌》 文字记载 劳动者 
“渔猎”写作的隐喻路径及文学意义
《中学语文》2020年第34期16-19,共4页袁海锋 
渔猎是人类最为原初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华文明始祖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易经.系辞》),反映的正是远古先民的渔猎生活状态。在世界各地发现的远古岩画中,渔猎也都不约而同地占据着浓墨重彩的艺术地位。《吴越春秋》所载...
关键词:文学意义 《吴越春秋》 远古先民 制作工具 《弹歌》 生产生活方式 伏羲氏 渔猎 
阅读就是创作——以《弹歌》为例谈
《小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22期10-13,96,共5页高子阳 
阅读是阅读,写作是写作,阅读怎么会是创作呢?当阅读中产生了问题,解决了,并把它写出来了,阅读就是创作。教学人类第一首诗《弹歌》,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逐步认识这首诗歌,并朗读诵读、理解诗意、探索创作,使学生明白诗人有独特的...
关键词:阅读是创作 第一首诗 写作智慧 
车土见功——揭秘古代箭、弹之趋同
《中华武术》2019年第8期72-73,共2页李旻福 
先秦《弹歌》中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宍。”那么这段晦涩的文字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用竹子制成的弹弓,发射泥丸,追击猎物。文中提到的这种弹弓现在已经很少人使用了,那么这种外形类似传统弓箭的弹弓究竟有什么奥秘,又...
关键词:古代 北京体育大学 《弹歌》 竹子 弓箭 人生 老师 技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