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洞》

作品数:43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曾艳兵郝晓艳胡志明王建华方英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呼伦贝尔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卡夫卡《地洞》中的困境及其隐喻
《新传奇》2023年第20期7-9,共3页高馨怡 
安徽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资助。
《地洞》是著名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其风格典型地反映了“卡夫卡式”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该小说采用了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将地洞主人——一个小动物——拟人化为具象的人,并采用了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叙事模式。这种叙事...
关键词:卡夫卡 《地洞》 困境 隐喻 
噪音与逃逸线:解读卡夫卡的《地洞》被引量:2
《外国文学》2022年第3期144-152,共9页殷世钞 
本文试图在德勒兹和迦塔利的理论视域下分析卡夫卡小说《地洞》中的空间建造和声音,认为小说演绎了交织的僵硬线、柔顺线和逃逸线。内与外、创造者与被创造物的二元对立被颠覆,噪音作为脱离意涵和源头的音响,促使视觉感知模式转向听觉模...
关键词:卡夫卡 德勒兹 《地洞》 噪音 逃逸线 
从“地洞”到“洞喻”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3期76-81,共6页曾艳兵 
法国当代学者让-弗朗索瓦·马特在《论柏拉图》一书结语“终场”处写道:“世界的舞台上只有唯一一幕戏,唯一一个主人公:生存的悲剧早已镌刻于洞穴之中,里面只有一个孤独的演员。我们的内心深处都全然知道这一点。展开一卷哲人所写的书,...
关键词:卡夫卡 犹太作家 《地洞》 弗朗索瓦 柏拉图 当代学者 洞穴 被遗忘 
论卡夫卡《地洞》中的“我”
《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11期121-127,共7页孙域钦 谢劲松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象学研究”(18BZX019)成果。
卡夫卡《地洞》中的“我”具有不确定性,既可说是小动物,也可说是人,但卡夫卡并没有直接这样说。通过对此在“我”的显现、言说与危险三个层面作的分析,揭示了《地洞》作为文学艺术作品在语言、思想和存在三个维度所具有的意义,也与柏...
关键词: 地洞 危险 无家可归 
迫害狂、恐惧及其隐喻——《狂人日记》与《地洞》的比较研究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第1期163-176,共14页王海燕 
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基金项目“鲁迅的黑暗体验与书写研究”(17FZW027)阶段成果
鲁迅发表于1918年的《狂人日记》和卡夫卡写于1923年的《地洞》,都以"被迫害妄想狂"主人公的恐惧传达出无比真切的个人体验和时代隐喻。《狂人日记》借狂人"怕/不怕"的心理矛盾和精神搏斗,以"我偏要说"的决绝呐喊宣告了一个现代"中国人...
关键词:《狂人日记》 个人体验 《地洞》 迫害狂 卡夫卡 迫害妄想 自我反省 心理矛盾 
“地下室”意象研究——以《地下室手记》、《地洞》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36期134-134,共1页原烨 
“地下室”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是重要的场景,因而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意义,本文从《地下室手记》和《地洞》入手,来分析其意象的象征意义及价值。
关键词:地下室 象征 空间 
被解构的“家宅”——试析《地洞》中的恐惧意识
《北方文学》2019年第29期75-75,83,共2页王源烨 
卡夫卡在《地洞》中表露了与其生存体验相呼应的恐惧意识。本文由加斯东·巴什拉关于“家宅”空间的理论入手,从家宅的庇护性、家宅的垂直性以及家务活等三方面反观《地洞》中被解构的“家宅”,浅析其中的恐惧意识。从庇护性来看,地洞...
关键词:地洞 卡夫卡 恐惧 家宅 
刍议舞台剧《地洞》空间叙事策略
《当代戏剧》2019年第4期41-43,共3页林韬 
《基于工匠视角的江苏传统小木作匠艺传承研究》,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省部级科研资助项目前期田野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18YSC002)
2019PQ布拉格四年展筹办之际,捷克历史最悠久的高等艺术学府Vysokáskola umělecko-prumyslováv Praze教学系列工作坊将卡夫卡的中短篇小说《地洞》搬上舞台。其同名舞台剧的创作主题与弗朗茨·卡夫卡①不断思考的巴比伦塔主题一脉相...
关键词:舞台剧《地洞》 空间意象 巴比伦塔 
拯救生命的那一小块苔藓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4期131-131,共1页邢雯 
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地洞》借一个独自生活在地下的啮齿动物在洞内的焦虑、困倦和挣扎来展现他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精神世界。尽管这个小动物选择在森林深处的地洞中生活,隔绝外部世界的骚扰,却要在地洞口留一块苔藓,苔藓方便进出的同时也...
关键词:卡夫卡 《地洞》 精神世界 
巴比伦的延音:舞台剧《地洞》中空间意象源流猜想
《戏剧文学》2019年第6期88-94,共7页林韬 
本文试图借助文学、哲学、建筑学的视角推理并解读舞台剧《地洞》中地下的巴比伦塔这一意象的源流。舞台剧《地洞》的创作主题似乎与卡夫卡前几年不断思考的巴比伦塔主题一脉相承。然而,这里涉及的却是一个地下的巴比伦塔,这个地下的巴...
关键词:《地洞》 空间意象 巴比伦塔 空间叙事 负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