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作品数:57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曾英张红娟邵玉红陈利华范邵华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气象局通辽市气象局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黄冈市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气象》《新疆农垦科技》《黑龙江气象》《福建气象》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演变及对资料质量控制的影响被引量:3
《青海气象》2014年第3期53-56,共4页宁惠芳 张志富 范邵华 
本文对我国各个时期的规范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规范涉及的观测时制、日界,观测项目及观测要素的变动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对规范的变化及其对资料的质量管理影响做了简要分析。本文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以及在气象业务科研中的应用等...
关键词:气象 观测规范 资料质量 
雾霾笼罩何时休
《机电安全》2013年第12期25-25,共1页李忠东(译) 
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天气定义为“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中国气象局 水平能见度 微带 天气 
黑河市烟霾天气成因及天气形势分析
《黑龙江气象》2013年第3期26-27,共2页赵清 吴春德 任宪章 
1引育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霾的天气的定义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10km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空气中的沙尘、粉尘、硫酸...
关键词:天气形势分析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成因 黑河市 水平能见度  大气混浊 碳氢化合物 
雾与霾的区别
《陕西电力》2013年第4期4-4,共1页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km以内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
关键词:灰霾天气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水平能见度 地面空气 中国气象局 自然现象 微带 冰晶 
常见的冻土测量错误原因及防范措施被引量:2
《黑龙江气象》2013年第1期36-36,共1页万虹 祖雪梅 李红革 
1引言 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温度下降到0℃或以下时而呈冻结的状态,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上称为冻土。该项目是中国北方地区许多气象台站的冬季观测项目之一。它是以灌注在橡胶皮管中水的冻结深度为记录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每...
关键词:错误原因 冻土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防范 测量 中国北方地区 观测项目 冻结深度 
浅谈自动雨量传感器的日常维护与基点调整被引量:3
《黑龙江气象》2011年第3期31-31,36,共2页王洋 张传伟 
1引言 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数值是气象观测降水资料的首要来源,该观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气象预报服务的质量。雨量传感器也是按要求唯一由台站校准的传感器。为此,严格执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自动气象站业务规章...
关键词:雨量传感器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常维护 自动气象站 调整 基点 降水资料 观测资料 
自动雨量计(双翻斗)维护注意事项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第9期47-47,共1页孙志伟 王娜 吴春德 
按照新颁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自动气象站的雨量计在每天日出后日落前要进行巡视,遇有杂物及时清理,除每周要进行一次小清洁外,每月还要定期全面清洁维护一次。笔者认为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以下事项。
关键词:自动雨量计 维护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翻斗 自动气象站 实际操作 
云状判定技巧
《陕西气象》2010年第3期31-32,共2页高轩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云状 分析判定 特征 观测员 天气 沙尘 
自动气象站现场标校的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被引量:1
《新疆农垦科技》2010年第5期48-49,共2页姜智 康巍 
根据国家《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要求,自动气象站要定期进行现场检查、校验,以保证采集器和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灵敏度。近几年,兵团气象局组织开展了南北疆片自动气象站现场标校工作。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 工作流程 标校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现场检查 灵敏度 传感器 采集器 
几种天气现象观测误区探讨
《福建气象》2009年第5期33-34,共2页王伟 尤竞飞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观测员应随时观测和记录出现在视区内的全部天气现象。夜间不守班的气象站,对夜间出现的天气现象,应尽量判断记载。很多台站由于夜间不守班,对于部分天气现象的判断有一定难度,加上一些观测员对气象学等...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 误区 基础理论知识 大气状况 物理现象 观测记录 观测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