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的日子》

作品数:17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傅莹李琳刘小磊龚云洁张芹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行政(公共人物)》《电影艺术》《中外文化交流》《艺术评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王小帅的电影创作——一种“场域”理论视角
《电影世界》2018年第8期25-28,52,共5页黄昭武 张芹 
从1993年《冬春的日子》作为唯一一部国产电影入围英国BBC“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到2005年《青红》获得第五十八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王小帅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先锋视角和“三线情结”赢得了国内外专业影评人的尊敬。而...
关键词:电影创作 王小帅 《冬春的日子》 场域 戛纳电影节 第六代导演 最佳影片 国产电影 
王小帅电影中的“寻找与失去”
《青年记者》2016年第20期67-68,共2页王琦 
在王小帅的电影中,总是能看出一种“漂泊”的味道。影片主人公的经历渗透着不确定的痕迹,他们在不同的城市之间游走,不停地寻找着,也失去着,始终得不到追求的那份归属感。这些与王小帅本人的成长经历不无关系,他一直说自己是没有...
关键词:王小帅 电影 《十七岁的单车》 《冬春的日子》 成长经历 《青红》 个人记忆 主人公 
中国独立电影美学的几个特点
《画刊》2015年第6期22-25,共4页张献民 
独立电影“(independent film)”的概念,意指体制之外生产的电影,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独立电影受投资影响较小,常表现为电影语言自在地运用与表达,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独立电影开始萌芽,张元1989年执导的电影《妈妈》和...
关键词:独立电影 中国电影 电影美学 审美意识 20世纪90年代初 《冬春的日子》 意义 20世纪中期 
“边缘”王小帅:不合时宜的电影坚持者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2015年第3期30-33,共4页张雪影 
王小帅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凭借独立制作电影在国外获得奖项比较多的导演之一,他的电影创作同第六代导演群体的众多导演一样,都经历了一个从“边缘”到“身边”的皈依过程。早期作品《冬春的日子》《十七岁的单车...
关键词:电影创作 王小帅 不合时宜 第六代导演 《十七岁的单车》 《冬春的日子》 代表人物 《青红》 
刘小东、杜庆春聊电影(节选)
《东方艺术》2013年第7期136-137,共2页
杜庆春:1989年之前,中国电影其实已经由“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引起动静,如张艺谋的《红高梁》,八九年之后却遇到非常大的困境,在某种意义上是到了最低潮,绝大多数人都不看电影了,各个地方的电影院几乎都不存在了。第五代导演遇...
关键词:中国电影 刘小东 《冬春的日子》 第五代导演 节选 个人生活 《红高梁》 国有体制 
票房和获奖,我选获奖
《消费》2012年第21期I0006-I0006,共1页胡若璋 
王小帅 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凭借其独特、敏感的电影个性,从他自筹资金拍摄电影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到新近完成的《梦幻田园》,短短十年间,王小帅开始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最近新片《我11》上映。
关键词:《冬春的日子》 票房 电影风格 第六代导演 中国内地 自筹资金 王小帅 拍摄 
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
《学习博览》2011年第1期62-63,共2页贾樟柯 
我自己不知道所谓第六代是按什么来划分的。 我第一次知道第六代这个称呼,大概是1992年,在我投考北京电影学院的时候。有一天考完专业课,去美术馆看展览,顺便在那里买了一张新出的《中国美术报》,上面有一篇文章是介绍第六代导演...
关键词:第六代导演 《冬春的日子》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美术 《妈妈》 专业课 美术馆 王小帅 
坚守精神的流浪--王小帅访谈被引量:6
《电影艺术》2010年第4期95-100,共6页王小帅 刘小磊 
刘:您1994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冬春的日子》,这样算来您拍电影也差不多20年了。您不算一个特别高产的导演,基本每两年一部。现在《日照重庆》也差不多已经完成了,回过头来看,您是否还能想起来最开始做《冬春的日子》时...
关键词:《冬春的日子》 王小帅 精神 创作状态 故事片 拍摄 电影 导演 
喻红:“时间内外”即将开展
《东方艺术》2009年第7期19-19,共1页
艺术家喻红将于4月10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此次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作品包括《目击成长》系列和艺术家在2007--9008年创作的新作品两个部分。此展览的新作部分还将在北京展出,展览将同时首映由长征空间制片.著名电影导演王小...
关键词:广东美术馆 《冬春的日子》 展览作品 时间 艺术家 策划人 电影导演 艺术中心 
论电影《左右》的内向化策略被引量:4
《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124-126,共3页龚云洁 
继《冬春的日子》入围1994年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十七岁单车》获柏林电影节评审团银熊奖、2005年《青红》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2008年2月17日,导演王小帅又凭借《左右》夺得第5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这是一个有着...
关键词:柏林电影节 《左右》 内向化 《冬春的日子》 戛纳电影节 青年论坛 《青红》 生活原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