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诗外传》

作品数:523被引量:30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华艾春明张红珍于淑娟房瑞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石为开”置疑
《文史知识》1993年第7期110-111,共2页张子开 
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金石为开',笔者所见工具书及诸家著述的阐释,虽于大意皆明了,但对'金'字向无确诂。或曰,金石即金属和石头,一如《现代汉语词典》、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熊渠 《韩诗外传》 韩诗外传 韩婴 银雀山汉墓竹简 中国成语大辞典 集释 《西京杂记》 扬子云 
释“眇”、“盲”、“瞎”
《文史知识》1992年第7期119-122,共4页黄金贵 
本刊1991年12期方一新《说'盲人骑瞎马'的'瞎'》一文,强调'瞎'的本义是一目盲;方文涉及表示双目失明的'眇'、'盲'、'瞎'三词,但未揭明三者的同中之异。
关键词:目盲 同中之异 双目失明 目病 《玉篇》 词义演变 《一切经音义》 答宾戏 刘孝标 《韩诗外传》 
澡堂史话
《文史知识》1992年第7期50-54,共5页何小颜 
澡堂最早称为'湢'(音bì)。《物原》云:'高辛氏始造为湢。'高辛氏即帝喾,传说中的原始社会部族首领,尧的父亲。然而称湢为帝喾所造,不知何据?这大概就像把养蚕、算术等发明安在黄帝头上一样,是不足为凭的。
关键词:杨贵妃 邺中记 《洛阳伽蓝记》 《韩诗外传》 显阳殿 明宫史 诗人白居易 破额山 金华殿 野获编 
明王有三惧
《文史知识》1991年第5期32-32,共1页徐雪 
明王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志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道而恐不能行。——西汉·韩婴《韩诗外传》
关键词:三惧 《韩诗外传》 韩婴 一曰 至道 
漫话“先生”
《文史知识》1989年第9期45-48,共4页袁庭栋 
'先生'一词作为一种专称,在我国已使用了三千来年,其间有若干变化,但总趋势是使用范围愈往后愈广。在先秦文献中,'先生'之称,最早见于《论语》。而且,在不同地方有并不完全相同的含义。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先生'条对此有一段简要的...
关键词:先秦文献 陆以湉 年长者 冷庐杂识 见其 来远 褚少孙 高堂生 《韩诗外传》 所由 
陇右方言词语特点浅说
《文史知识》1989年第9期113-115,共3页元鸿仁 
史书之陇右实为丝绸之路之腹地,其地开化甚早,礼节人文有伦。就语言而论,看出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
关键词:陇右 方言词语 有伦 缓读 渭南文集 陈风 新方言 思玄赋 《韩诗外传》 郊祀志 
我国古代的“十二时”
《文史知识》1989年第1期113-118,共6页王启明 
问:在古代文史作品中,经常看到'子时'、'午时'、'食时','人定'等时间概念,它们和现代的时间概念是怎么对应的?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能不能综合介绍一下?
关键词:十二时 综合介绍 时间概念 隅中 诗人王维 李商隐 天地之间 《孔雀东南飞》 时间名词 《韩诗外传》 
从孔子对弟子的评价看其政治思想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62-65,共4页孙开泰 李超英 
据司马迁说,孔门弟子有三千之众,其中有成就者有七十余人。但是,孔子对其弟子的评价,能够在文献中查考的,只不过二十几位,而从其评价中可以反映孔子政治思想的材料更是十分有限。虽然如此,我们仍可从中勾勒出孔子政治思想的大致轮廓:倾...
关键词:孔子思想 子贡 三年之丧 宰我 南宫适 冉有 春秋时期 《韩诗外传》 是非标准 孔门弟子 
说狐
《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99-100,共2页丁广惠 
古代典籍、诗文,常常描写或涉及一些动物,但这些动物并不完全是生物学范畴的自然实体,而是被作者赋予一种社会学的意义。
关键词:狐白 九尾 古代典籍 本草集解 狐裘蒙戎 封狐 《韩诗外传》 《水经注》 陈涉 玉藻 
楚之霸,樊姬之力也
《文史知识》1986年第5期87-87,共1页朱瑞云 
[原文]楚庄王听朝罢晏。樊姬下堂而迎之曰:'何罢之晏也,得无饥倦似?'庄王曰:'今日听忠贤之言,不知饥倦也。'樊姬曰:'王之所谓忠贤者,诸侯之客欤?国中之士欤?'庄王曰:'则沈令尹也。'樊姬掩口而笑。王曰:'姬之所笑者何等也?'姬曰:'妾得侍...
关键词:樊姬 于王 令尹 汤沐 衽席 诸侯国 孙叔敖 《韩诗外传》 贤者 韩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