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丧

作品数:139被引量:16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丹李兆宇徐敏孟庆楠刘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宰予利口辩辞》阅读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4年第10期38-40,共3页费明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
关键词:三年之丧 汝安 宰予 文言文 阅读 君子 
“丁忧”制度与古代官场的政治斗争
《各界》2024年第4期53-55,共3页郭歆 
丁忧,又称“丁艰”,是中国古代遭父母之丧的通称。最早在周朝就有“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一说,后来又变成“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春秋战国之际,儒家重丧,提出“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足以当大事...
关键词:春秋战国之际 丁忧 三年之丧 行为规范 
扩充您的恻隐之心,就可以称王天下——《孟子》新读之六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3年第6期24-29,共6页梁涛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出土文献与古代思想’十五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1905
对梁襄王失望后,孟子萌生了去意,这时正好齐威王去世,齐宣王继位。宣王即位后想实行短丧——不守三年之丧,只守丧一年。孟子在魏国听说后,与弟子公孙丑展开讨论。(见《孟子·尽心上》)不久孟子离开魏国,前往齐国。在路过齐国一个叫范的...
关键词:《孟子·尽心上》 《孟子》 恻隐之心 魏国 三年之丧 公孙丑 齐国 孟子 
儒家伦理中的脆弱性问题--以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22年第10期32-42,共11页吴先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19ZDA033);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原始儒家责任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9ZXA002)。
西方伦理强调道德之人的强大,否定其脆弱性,而儒家伦理则高度重视伦理之人的脆弱性,这在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人不仅小时候高度脆弱,在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而且这种脆弱性与人相伴一生,因为人始终...
关键词:儒家伦理 三年之丧 脆弱性 
儒家伦理中的脆弱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0期153-153,共1页吴先伍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成为强者本身是符合道德要求的,成为弱者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反道德的,因此,他彻底否定脆弱性在伦理道德中的价值。通过分析孔子对宰我问三年之丧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并不像亚里士多德等西方学者那样一味地强调...
关键词:道德主体 亚里士多德 反道德 伦理道德 儒家伦理 不道德 三年之丧 脆弱性 
儒家伦理中的脆弱性问题——以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为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0-20,184,共12页吴先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项目编号:19ZDA033);江苏省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原始儒家责任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9ZXA002)。
西方伦理强调道德之人的强大,否定其脆弱性,而儒家伦理则高度重视伦理之人的脆弱性,这在孔子答宰我问“三年之丧”中得到了生动体现。人不仅小时候高度脆弱,在出生三年之后,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而且这种脆弱性与人相伴一生,因为人始终...
关键词:儒家伦理 三年之丧 脆弱性 
由《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章试论“礼”的自证困境
《人文天下》2021年第5期40-44,共5页黄子路 
在《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章中,孔子试图说服宰我认可"三年之丧"却失败,在于"三年"这一硬性安排缺乏具备绝对说服力的依据,无法必然与"安"相合。宰我修改"三年之丧"的提议潜藏了解构"礼"的风险,就儒家的政治文化取向而言确有消极性。...
关键词:三年之丧    
古代官员的三年之丧 为什么唐宋之后丁忧制度越来越严密?
《国家人文历史》2020年第10期18-23,共6页刘勃 
孔子的传人们,不会因为这些攻击而动摇。人活着除了利益,总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神圣感是怎么产生的?投入巨额的时间、精力和财富去做一件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事,乃是创造神圣感的必由之路,而神圣感有了,凝聚力也就在其中了。今天我们也不...
关键词:神圣感 精神追求 三年之丧 凝聚力 儒生 
几千年前 有个“抬杠青年”宰予!
《十几岁》2019年第23期14-17,共4页唐小意 
大家知道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谁吗?没错,是颜回。有没有评选过最差的门生呢?这个没有,但是我找到了一位很可能是孔子最烦的学生,这哥们儿叫——宰予。孔子曾经把他的弟子按照才学分成四大类,分别是言语、文学、德行、政治,宰予相当于言...
关键词:三年之丧 
情文俱尽:荀子论“三年之丧”与其中道思想
《邯郸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48-52,共5页曲祯朋 
生死问题一直为古人所看重,曾子讲"慎终追远",所以对丧礼亦持谨慎且恭敬之态度。丧礼主要包括服制和丧期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指礼制问题,后者则涉及如何看待"三年之丧"的问题。荀子所讨论的"三年之丧"有两个问题,其一是时间长短问题,针对...
关键词:荀子 三年之丧 中道 情文俱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