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伍

作品数:103被引量:2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他者儒家道德教育自我孔子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人”与“克己”——儒学中的自我与他者
《齐鲁学刊》2025年第2期5-12,共8页吴先伍 
自近代以来,人们站在西方的立场上,要么批评儒家缺少自我观念,要么自觉向西方靠拢,认为儒家的自我观念高度突出,这都是对于儒学的误解。儒家强调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主动将人置于关系之中,从而否定西方式的独立自主的个体性自我,因此儒...
关键词:成人 角色 克己 自我 他者 
经权之辨:儒家在法典化问题上的道德智慧
《中原文化研究》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吴先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2019ZDA033)。
功利主义和义务论主张道德法典化,认为道德应该借助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为人们提供决策程序和行为指南,而美德伦理学则拒绝道德法典化,认为法典化忽视了人的品格因素。儒家的“执经用权”则为解决道德法典化问题提供了一种调和模式:“执...
关键词:执经用权 法典化 仁道原则 道德规范 
性命之辨: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运气问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27-28,共2页吴先伍 
一、顺受其正:儒家天命论对运气的接纳运气本来是偶然性的,而儒家却将偶然性运气归结为天命,从而使得运气获得了一种必然性解释。这样一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偶然性的意外事件,也就是好运与厄运,最终都被归结为天命,并认为这是上天...
关键词:偶然性 道德运气 天命论 儒家思想 意外事件 日常生活 必然性 
“道并行而不悖”:儒家道德中的运气与意志自由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2期70-77,共8页吴先伍 
威廉斯认为,由于道德行为受到偶然性运气的影响,因而道德行为都是“有条件的”,这就否定了康德的意志自由理论,进而动摇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传统道德观念。在儒家看来,运气与意志自由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运气并不会动摇道德。道...
关键词:运气 意志自由 儒家 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 
性命之辨: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运气问题
《中州学刊》2024年第11期94-102,共9页吴先伍 
性命之辨是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不仅具有浓郁的道德意蕴,而且与现代道德运气问题内在相通。儒家虽然承认命运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甚至是决定作用,但是将其限制在如贫富、寿夭等向外追求的领域,而坚决否认运气对于道德品性的决定...
关键词:性命之辨 道德运气 性善论 成性论 
儒家超越论的安身立命意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27-37,165,共12页吴先伍 陈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9ZDA033)。
在儒家超越性的问题上,不能拘泥于超越的原始含义,生搬硬套西方的超越概念来套裁儒家思想,而是要抓住超越概念背后的目标追求:超越概念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安身立命问题,让有限的人生获得无限的意义与价值。西方的宗教与哲学试图通...
关键词:儒家 超越 内在超越 安身立命 群体价值 
从“不安”到“不忍”——孟子对孔子人己思想的发展
《云梦学刊》2024年第4期49-57,共9页吴先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2019ZDA033)。
历史上人们将孔孟并称,忽视了二者思想之间的差异。孔孟思想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异就体现在人己关系问题上,而这又可以通过“不安”与“不忍”两个概念反映出来。孔子认为正是“不安”使得我们能够仁义地对待他人。虽然“不安”与“不忍”...
关键词:不忍 不安 孔子 孟子 人己关系 
儒家有意志自由吗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4期151-151,共1页吴先伍 
意志自由是多样性的,既有康德所坚持的本体论意义上的意志自由,也有康德所反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意志自由,后者比前者更加符合实际。儒家从现实出发,其意志自由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意志自由,人虽受到现实限定,但又高度自由。以儒家性善论来...
关键词:意志自由 心理学意义 本体论意义 性善论 儒家 多样性 康德 符合实际 
能而不为:儒学中的意志无力问题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9,共9页吴先伍 
意志无力是一个来源于西方的伦理学概念,西方更加关注“知”,主要是从知而不行来理解,而儒学则更加关注“能”,以能而不为来概括。这与二者面临的不同问题相关:西方是为了弥合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与世俗当中知而不行现象之间的裂隙...
关键词:儒学 意志无力 知而不行 能而不为 道德责任 
儒家有意志自由吗?——以康德为参照被引量:1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5-24,150,共11页吴先伍 
儒家是否具有意志自由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有人以康德为标准,否认儒家具有意志自由;有人则认为儒家具有意志自由。意志自由是多样性的,既有康德所坚持的本体论意义上的意志自由,也有康德所反对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意志自由,后者比前者更...
关键词:儒家 康德 意志自由 性善论 道德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