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作为现代散文家的巴金的起点——《海行杂记》的创作与版本考察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2期197-213,共17页郭晓斌 
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其最为人瞩目的是以“激流三部曲”、《寒夜》等为代表的小说创作,其次是晚年写就的“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随想录》代表了巴金作为散文家的面向,但这种面向并非平地而起,而是巴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关键词:《随想录》 激流三部曲 《寒夜》 中国现代文学 巴金 散文创作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现代文学史 
世情困厄与人性纠结——论巴金《寒夜》中的三重战争文化圈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4期179-188,共10页江腊生 龚玲芬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解放区文学的文化场域与叙事伦理研究”(ZGW1508)的阶段性成果
最近重读巴金的《寒夜》②,难以释怀的是,来自各个文化层面的力量,将每个人物困于无形的境地。人物犹如陷入世俗生活的几重战争怪圈,即使用尽洪荒之力,也无法走出这一困境。这种困境独属于中国家庭。最具现代气息的曾树生走出家庭,寻找...
关键词:《寒夜》 曾树生 汪文宣 文化圈 
“小”人“大”城——以《寒夜》为中心论40年代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生活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第4期298-308,共11页赵静 
1961年巴金看了苏联影片《外套》,影片中的那个小公务员阿加基·巴什马金遂与《寒夜》中的主人公汪文宣对等起来,勾起了巴金的无限回忆。巴金缘何将小公务员阿加基·巴什马金与汪文宣联系在一起,这一联想过程是如何诱发的?难道仅因其身...
关键词:知识分子 汪文宣 《寒夜》 曾树生 
四川抗战小说的历史意义与现实启示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5年第1期186-191,共6页陈思广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2YJA751003)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了,其历史意义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所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关键词:小说史 民族解放战争 外敌入侵 帝国主义侵略 抗战文学 在其香居茶馆里 《寒夜》 八十一梦 虎贲万岁 
理想与现实主义的光芒:巴金的《火》与《寒夜》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第1期160-165,共6页罗梅 
"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是巴金在抗战爆发初期开始创作的三部连续小说。《火》第一部反映1937年上海"八一三"后爱国青年冯文淑、刘波和朝鲜流亡青年的抗日热情和除奸活动,展现出上海人...
关键词:《寒夜》 汪文宣 曾树生 田惠世 淞沪会战 梦幻色彩 鼓起勇气 憩园 格格不人 精神结构 
安那其信仰复苏与《随想录》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2年第1期218-224,共7页白浩 
在现代作家中,巴金是唯一明确宣称"我是一个安那其主义者",同时也唯一长期参与无政府主义实际政治生活的。他的无政府主义生涯大约可分为四期:第一期,1920年到30年代初,作为革命家的李芾甘,是中国第三代无政府主义者的代表,其无政府主...
关键词:《随想录》 安那 现代作家 再思录 《寒夜》 创作精神 叶非英 法西斯专政 觉新 失语者 
冬青社的小说创作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8年第1期128-137,共10页李光荣 
大学生初登文坛,还不知道自己的长项是什么,于是各种文体都试验一下,各种样式都涉足一番。冬青社尝试小说创作的社员不少,举凡汪曾祺、卢静、李金锡、林元、刘北汜、黄丽生、田堃、顾回、白炼、马尔俄、辛代、王佐良等都写过。不过,后...
关键词:小说文体 汪曾祺小说 刘北汜 心理描写 早期小说 卢静 人物形象 小说艺术 短篇小说集 《寒夜》 
巴金:告别的与无法告别的被引量:2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毛迅 李怡 
我们要告别什么?李怡巴金之死是2005年末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对巴金的悼念一时间成为了全国媒体空前报道的内容,我想大家都印象深刻。但更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的死对我们活着的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才是今天...
关键词:活着 现代文学 李怡 李劫人 青春文学 《寒夜》 中国文化 全国媒体 话语方式 高公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