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

作品数:700被引量:3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恩陈思广江倩丁富云范水平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寒夜》中曾树生出走兰州的合理性分析
《今古文创》2024年第17期11-13,共3页雷洋 
《寒夜》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家庭矛盾展开,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陪都”重庆的社会状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塑造了一位拥有较强独立意识、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形象“曾树生”,通过仔细分析,曾树生离开家庭出走兰州这一...
关键词:《寒夜》 曾树生 出走 合理性 
夜“寒”女人心——论《寒夜》中曾树生的悲剧被引量:2
《吕梁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4,共4页刘超 王小小 
曾树生的悲剧可以从多个角度予以分析,从社会历史背景来看,曾树生的悲剧在于企望活着还要活的更好而不得;从家庭环境分析,曾树生与婆母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是一种新旧观念的对峙,婆母的严苛只是加快了曾树生走出家庭而发生悲剧的进程;...
关键词:《寒夜》 曾树生 悲剧 悲剧意识 
中国现代小说中被忽略的少者形象——以巴金的《憩园》和《寒夜》为中心被引量:2
《安顺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22-25,共4页徐逸文 
自五四"人"发现的命题被提出以来,少者的教育和人格培养问题就以"人"发现的亚命题而存在。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一方面是创作实践中少者形象的大量出现,另一面却是少者形象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被作家所忽视。四十年代,巴金从普通平凡的家...
关键词:现代小说 少者形象 巴金 
关于《寒夜》里知识分子形象解读——以汪文宣、曾树生为例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年第9期73-73,共1页潘铃 
巴金的《寒夜》为我们展现了"五四"以来知识分子形象在四十年的变化与推进。主要以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为例,来看在特殊处当中知识分子的状况。在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下所碰撞出的火花,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知识分子 传统 现代 
从《寒夜》看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5期44-44,共1页张国省 
《寒夜》是巴金描写抗战时期小知识分子的一篇力作,文中着重描写了汪文室一家的悲剧命运。抗战大背景下的黑暗动荡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弱点缺陷共同造成了汪文宣的悲剧命运,汪文宣的形象也成为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寒夜 悲剧命运 抗战 性格 
恋子耶?自恋耶?——对《寒夜》中汪母形象的文本阐释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年第9期42-44,共3页喻冰清 
关于《寒夜》中的汪母,学界多认为恋子情结是主导其行为的根本心理动因。通过文本现象分析可发现,影响汪母种种行为选择的根源在于她对自身脆弱自尊的爱。
关键词:巴金 《寒夜》 汪母 恋子 
漫漫寒夜长,烈烈北风凉——由《寒夜》看陪都重庆“小人物”的生存困境
《文学与艺术》2011年第1期17-17,共1页陈琳媛 
巴金的《寒夜》是以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下的陪都重庆为背景,描述了小职员汪文宣在社会大震荡与家庭文化突冲逐渐走向灭亡的过程,通过展示战时体制下“小人物”悲凉的生存困境,揭示了“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反映...
关键词:寒夜 小人物 社会动荡 文化冲突 
从《家》与《寒夜》看巴金
《当代小说(下半月)》2011年第2期33-33,共1页戴燕萍 
《家》、《寒夜》是巴金的两部代表性作品,从《家》到《寒夜》巴金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不同时代的别样思想,同时我们也从他的言语间感受到了作者在创作中内心的情感变化、艺术追求及对生活的思考。
关键词:情感变化 艺术追求 生活的思考 
谁向秋雨诉凄凉——浅论《寒夜》的苦难主题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78-79,共2页杨莹 
巴金的小说《寒夜》以战时陪都重庆为背景,为大后方人民的苦难生活提供了典型人物和典型细节。作家在这部史诗式的作品中,以冷峻忧郁的深情笔调描写了小人物的苦难。
关键词:《寒夜》 抗战 苦难 
巴金《寒夜》与契诃夫小说中的“小人物”被引量:1
《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66-69,81,共5页王薇 
巴金反映抗战时期平民生活的长篇小说《寒夜》是其写“小人小事”的巅峰之作。作品中“小人物”形象和冷峻的基调与巴金的其它作品相异,却与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人物”系列形象及其一贯基调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从《寒夜》与契诃夫小...
关键词:巴金 《寒夜》 契诃夫 小人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