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混合

作品数:335被引量:3503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莫宣学李永军赵志丹王玉往王京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现代地质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对云南普朗斑岩Cu-Au矿床的制约:能量约束下热力学模拟
《现代地质》2024年第4期922-933,共12页张少颖 和文言 肖仪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2082,4237209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9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652023001)
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于硅酸质岩浆房是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普朗超大型斑岩Cu-Au矿床为例,通过能量约束体系下的热力学方法模拟浅部硅酸质岩浆房中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过程,定量评估该过程对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的控制作...
关键词:岩浆混合 热力学模拟 挥发分 普朗斑岩Cu-Au矿床 
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暗色微粒包体成因研究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17年第1期33-45,共13页任永健 程烁 朱敬宾 王博 张明明 张旭 于汪 韩玥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黑龙江省1:5万南蛤拉河子等四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12011220474)
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微粒包体发育,主要为细粒闪长质岩浆包体,包体形态多样,与寄主岩呈截然、过渡关系。包体的矿物组合明显不平衡,如矿物具有定向排列的特点,斜长石发育自形环带并...
关键词:张广才岭 岩浆混合 早侏罗世花岗岩 暗色微粒包体 壳幔混合成因 黑龙江省 
南秦岭西坝花岗质岩体矿物学特征及成岩意义被引量:14
《现代地质》2011年第3期489-502,共14页汪欢 王建平 刘家军 曹瑞荣 惠德峰 程建军 贺志春 高创 赵新江 齐峰 张国刚 王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30423);中国黄金集团公司科技项目"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靶区再研究"
西坝花岗质岩体位于南秦岭构造-岩浆带中部,为南秦岭印支期花岗岩带五龙岩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双王金矿有密切的空间关系。该岩体主要由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组成,岩体中发育较多的镁铁质包体。通过对岩体及镁铁质包体的系统的...
关键词:西坝花岗质岩体 镁铁质包体 矿物学 岩浆混合 物理化学条件 南秦岭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成因探讨被引量:3
《现代地质》2009年第3期497-507,共11页韩振哲 赵寒冬 吕军 李娟娟 李文龙 王盘喜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由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不同岩石类型在野外宏观上呈相互侵入、包裹和渐变的接触关系;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均发育微细粒闪长...
关键词:岩浆侵入杂岩体 MME型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小兴安岭东南 晚奥陶世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3
《现代地质》2008年第2期197-206,共10页韩振哲 赵海玲 苏士杰 郎海涛 于荣文 尹志刚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
关键词:二长花岗岩 微粒闪长质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底侵作用 小兴安岭东南 
湘东南志留纪彭公庙花岗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被引量:50
《现代地质》2006年第1期130-140,共11页柏道远 黄建中 马铁球 王先辉 
国土资源部地质大调查项目(200213000035)
志留纪彭公庙岩体地处湘东南,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各岩石单元从早至晚,w(S iO2)总体由低变高,变化在65.30%~73.42%之间;w(K2O)平均为4.34%,w(Na2O+K2O)为6.46%~8.32%,平均为7.09%;w(K...
关键词:彭公庙 花岗岩 地球化学 岩浆混合 后造山 湘东南 
西昆仑阿卡阿孜山杂岩体的特征和成因被引量:13
《现代地质》2005年第2期189-197,共9页谌宏伟 罗照华 莫宣学 詹华明 
中国地质调查局"东;西昆仑地质构造对比研究"项目 (200113900069 4 3);中国地质调查局"东昆仑造山带岩浆混合花岗岩及其填图方法基础研究"项目 (200113900018 5)。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位于西昆仑昆南地体南侧, 被新藏公路横切出一条南北长约2km的剖面。在剖面范围内可见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等多种岩石类型出露。通过详细研究岩体的野外地质...
关键词:西昆仑 阿卡阿孜山杂岩体 印支晚期 岩浆混合作用 岩浆底侵作用 
河北寿王坟花岗闪长岩中暗色微粒岩石包体的成因被引量:16
《现代地质》2003年第1期20-26,共7页成中梅 路凤香 李昌年 袁晓萍 
国土资源部重要基础研究项目(9501111)。
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可以提供花岗岩浆的起源和演化、壳—幔物质及能量交换、岩浆混合等重要信息。河北兴隆寿王坟闪长质暗色微粒岩石包体及其寄主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了岩浆的混合成因,并具有以下特征:(1)在基性岩...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 暗色微粒岩石包体 岩浆混合 河北 能量交换 地球化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