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言

作品数:38被引量:44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主题:滇西北衙西秦岭滇西岩石成因岩石圈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学前缘》《地质与勘探》《中国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对云南普朗斑岩Cu-Au矿床的制约:能量约束下热力学模拟
《现代地质》2024年第4期922-933,共12页张少颖 和文言 肖仪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2082,4237209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9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652023001)
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于硅酸质岩浆房是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普朗超大型斑岩Cu-Au矿床为例,通过能量约束体系下的热力学方法模拟浅部硅酸质岩浆房中镁铁质岩浆周期性补给过程,定量评估该过程对形成大型斑岩矿床的控制作...
关键词:岩浆混合 热力学模拟 挥发分 普朗斑岩Cu-Au矿床 
岩浆演化过程中硫化物饱和对斑岩型Cu-Au矿床形成的控制
《现代地质》2024年第4期947-958,共12页陈浩宇 和文言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902,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2098)。
斑岩型矿床是全球铜、金、银、钼等战略性矿产的重要来源,其主要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已有研究揭示大型斑岩矿床一般起源于板片俯冲产生的岩浆作用,俯冲板块脱水诱发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初始弧岩浆,在经历过一系列复杂的演化后,最终上升...
关键词:岩浆硫化物 斑岩矿床 亲铜元素 弧岩浆 
斑岩铜矿蚀变分带与成矿机制:玉龙矿床水-岩反应热力学平衡模拟例析被引量:2
《岩石学报》2024年第6期1837-1852,共16页张少颖 和文言 高雪 田成华 肖仪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2082、4237209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9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深时数字地球”中央高校科技领军人才团队项目(2652023001)联合资助.
蚀变分带和成矿机制的准确厘定是建立斑岩成矿模型与找矿预测的关键。本文以新生代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的玉龙斑岩铜矿为例,通过质量作用定律(LMA)和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模型(GEM),构建含矿热液与斑岩侵入体的pH-f O 2相图和动态传输模型...
关键词:水岩反应 热力学平衡模拟 玉龙斑岩铜矿 pH-f O 2相图 动态传输模型 
中非赞比亚成矿带卢安夏盆地富钴矿物特征及其指示意义被引量:1
《岩石学报》2024年第6期1853-1869,共17页卢宜冠 涂家润 孙凯 任军平 方科 覃鹏 郭虎 和文言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439、DD20221801、DD2023057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2901804);商务部援外项目([2015]3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110)联合资助.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全球规模最大、平均品位最高的沉积型铜钴成矿带,在全球钴矿产供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卢安夏矿床是中非赞比亚成矿带一超大型铜(钴)矿床,但目前对于其钴的富集机制及成因模式尚不清楚。本研究聚焦于卢安夏铜钴矿床...
关键词:铜钴矿床 富钴矿物 成因机制 中非铜钴带 
金沙江—红河走滑构造与富碱斑岩铜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关系被引量:1
《中国地质》2023年第5期1542-1556,共15页王建华 李文昌 和文言 米云川 
云南省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2001AU070145);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课题(213117)联合资助。
【研究目的】金沙江—红河富碱斑岩及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北部产有玉龙超大型铜钼矿床,中部发育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在南部的金平(铜厂)地区,铜钼(金)多金属成矿亦显现潜力,是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铜金矿集区之一...
关键词:富碱斑岩 构造-岩浆-成矿耦合 成矿系统 金沙江—红河走滑断裂 矿产勘查工程 
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床绢云母族蚀变矿物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对勘查的指示意义被引量:6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22年第1期40-49,共10页田成华 杨立强 和文言 张少颖 刘申态 吴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
玉龙斑岩铜矿晚期绢云母化、黏土化蚀变强烈叠加在早期的钾硅酸盐化带内,模糊了蚀变分带特征及其与铜矿化之间的相关性。利用短波红外光谱(SWIR)可快速识别斑岩铜矿床内含羟基蚀变矿物,根据该类矿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矿化的对应关系,指...
关键词:玉龙斑岩铜矿床 短波红外光谱 绢云母族矿物 深部矿体 
中非赞比亚成矿带谦比希铜钴矿床钴的赋存状态与成矿规律被引量:21
《地学前缘》2021年第3期338-354,共17页卢宜冠 涂家润 孙凯 覃鹏 王华青 何胜飞 张航 龚鹏辉 郭硕 方科 和文言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DD20190439,1212011220910);商务部援外项目([2015]3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110)。
谦比希铜钴矿床是中非赞比亚成矿带重要的超大型铜钴矿床之一,由主矿体、西矿体和东南矿体3部分组成,赋矿层位主要为下罗安亚群敏多拉组和基特韦组,岩性包括泥质板岩、泥质石英岩、板岩、石英砂岩等。现有资料对于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和...
关键词:赞比亚成矿带 谦比希  赋存状态 成矿规律 
斑岩铜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中甸普朗铜矿床蚀变矿物学与热力学模拟被引量:10
《岩石学报》2020年第5期1611-1626,共16页张少颖 和文言 高雪 张宏睿 袁建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5CB452606);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中国博士后基金(2019T120121、2018M640161);自然资源部稀土稀有稀散矿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LRM-KF201803)联合资助.
不同阶段热液蚀变矿物的组成是水岩反应过程和成矿流体演化的地球化学"指纹"。三江特提斯义敦岛弧南缘的普朗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西向俯冲的岛弧环境,但具有不同于典型斑岩铜矿的蚀变-矿化分带特征:即在早期钾硅...
关键词:绿泥石 黑云母 矿物共生组合 热力学模拟 普朗斑岩铜矿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
《教育观察》2019年第27期94-95,125,共3页和文言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传统优势专业。该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符合"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的工程人才。2013年该专业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此背景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不断优化教学体系,构建了基...
关键词:资源勘查工程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理念 卓越工程师 
黑云母和锆石化学组分对岩浆结晶条件的约束:以滇西北衙超大型金矿床为例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9年第5期1447-1462,共16页鲍新尚 杨立强 和文言 高雪 李萌萌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5CB452605;2009CB420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855217)和面上项目(41602089);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1350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5M58114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经费(MSFGPMR20180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70713174019);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7011)联合资助
中酸性岩浆含矿性差异一直是矿床学的研究热点。滇西北衙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探明金资源量超过370t)内发育成矿二长花岗斑岩体和非成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体、煌斑岩体,是研究岩体含矿性差异、富碱岩浆结晶时物理化学条件及其成矿效应...
关键词:富碱岩浆 结晶条件 黑云母 锆石 北衙超大型金矿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