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

作品数:1215被引量:71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城杨宝忠周志锋邓福禄熊加全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古汉语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平声字今读仄声”现象摭考
《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2期17-26,126,共11页王进安 林一鸣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等韵学著作集成、数据库建设及系列专题研究”(17ZDA302)。
从古到今,汉语的语音不断地发生着演变。按照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古平声字一般今读阴平或者阳平。然而,一些上古平声字到中古再到现代的语音演变中,存在“古平声字今读仄声”的现象。本文摭拾部分有此现象的汉字,从语音演变和审音的取...
关键词:上古音 中古音 平声字 语音演变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引用《篇海类编》释义的疏失
《古汉语研究》2021年第4期50-53,127,共5页刘晓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历代汉文佛典文字汇编、考释及研究”(16ZDA171)。
考校《汉语大字典》引用的《篇海类编》注音释义条目,发现有11条释义方面的疏失,或书证释义不确,或引用出现讹误,或失收音义,还有义项分合不当、字际关系有误等问题。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篇海类编 四声篇海 释义 
论类化字研究对大型字书编纂的意义——以中古石刻文献为中心
《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3期24-31,共8页董宪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历代碑刻文字类化现象研究”(14YJC740018)。
类化是汉字系统演变过程中的一则通例。汉字类化研究是汉字发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古石刻材料中存在着数量不菲的类化字,妥善利用这些类化字,对《汉语大字典》等大型字书的编纂具有较大意义,具体表现在增补字头、增补音义、增补...
关键词:类化字 中古石刻 大型字书编纂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字际关系认同失误类析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20年第3期32-40,126,共10页熊加全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2&ZD18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6M6006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7T100600);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BA178);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0YBC420);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8B514)。
1990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是迄今为止编纂质量最高的一部大型字书,它在考辨字形、辨析字义、列举例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书在字形收录、注音、释义、举证、字际关系认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汉语大字典》第二...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字际关系 认同失误 
《汉语大字典》取用欠当古注建项释义举例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1期90-96,共7页朱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古籍注疏与新版<汉语大字典>释义疏误研究(15BYY150)"
古籍注疏是编纂汉语历史语言辞书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古注又是优劣共存、瑕瑜互见的"原生态"语料,因而使用时需严审详辨,择善而从。文章讨论《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因对古注材料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考察欠周,取舍不慎,处理失宜,造成建...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古籍注疏 欠当 建项释义 失误 
《汉语大字典》“■(■)”字考释
《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1期97-102,共6页何茂活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西部项目"河西汉简文字形义考论"(13XYY010);河西学院汉语言文字研究所2016年度自立项目"<汉语大字典>疑难字考释"(ZL2016003)
《汉语大字典·广部》"■"字条据《龙龛手鉴》释义为"■枑""枣李",语义晦暝,颇多疑问;参见条目"■"字条与此略同。今据相关故训考知,《龙龛手鉴》所录"■"字诸义项所对应的正字分别为"疐""■"和"■",其或体"捷"则是"■"字之讹。其中所见...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龙龛手鉴》 疑难字 [广建]  
《汉语大字典》收录《龙龛》疑难字考辨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16年第4期30-35,共6页杨宝忠 袁如诗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传世楷书汉字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00711)的后续研究成果之一;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疑难字三考"(批准号14FYY018)前期研究成果之一
本文利用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及辞书学知识,依据汉字形体演变规律和书写习惯,采取"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方法,结合文献用字,对《汉语大字典》收录《龙龛》的1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辨。
关键词:《汉语大字典》 《龙龛》 疑难字 考辨 
论《越谚》方俗字被引量:6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4期43-49,共7页周志锋 
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越谚>方言俗字研究"(项目编号:G11-A25)
《越谚》一书多方言字、俗体字。文章考察了《越谚》方俗字的来源,分析了《越谚》方俗字的使用特点,并结合《汉语大字典》重点讨论了《越谚》方俗字在辞书学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越谚》 《汉语大字典》 方言字俗字 
《辞源》“纳”字补义被引量:2
《古汉语研究》2011年第1期86-88,共3页杜朝晖 
《辞源》“纳”字义项六:“粗缝,补缀。通‘衲’。”《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陆。删沿袭了这一义项。在这些辞书中,“纳”字有关针线缝补的义项仅此一个,然此义项不能解释以下诸例的“纳”字:
关键词:《辞源》 《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 义项 辞书 
从《广韵》《集韵》的影响看汉语多音字的审音被引量:4
《古汉语研究》2008年第4期61-70,共10页王进安 
湖南师大博士后课题;"福建师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多音字的审音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汉语大字典》对多音字的审音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注音分现代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三段。其中中古音以《广韵》、《集韵》等切韵音系的韵书为主要审音依据,这决定了《广韵》、《集韵》反切在《汉...
关键词:多音字 审音 历史音变 中古音 《汉语大字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