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脏》

作品数:68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峥张从成殷企平庄美兰刘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西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叙事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从《黑暗的心脏》看康拉德的语言
《科教文汇》2009年第34期254-254,共1页黄橙 
康拉德的《黑暗的心脏》被称为"20世纪以来最深刻有力的一部中篇小说"。本文旨在从文学的语言角度解读这篇在学界颇有争议的小说,以期回味文学巨匠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词汇特征 语法特征 叙事技巧 
面面发光的多棱镜——论《黑暗的心脏》的复义叙事策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68-71,共4页张从成 
评论家们对《黑暗的心脏》的主题有着多种不同的解读。本文将分析该小说中复义叙事策略。在《黑暗的心脏》中,作者采用了有多种类型特点的故事原型;通过叙述分层,作者构建了一个中空的核心叙述层并引入了观点不同的外层叙述者;在构建文...
关键词:叙述分层 中空叙述层 叙述者 叙述时间 人物塑造 
《黑暗的心脏》的复义叙事结构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70-76,共7页张从成 
《黑暗的心脏》是一部有着多层次、多方面意义的复义小说。探讨该小说的复义结构,包括《黑暗的心脏》故事原型有多种故事类型的特点,作者的叙述分层构建了一个中空的叙述层并引入了两个观点不同的内外层叙述者,作者在构建文本时对叙述...
关键词:复义 叙述分层 叙述时间 人物 
《黑暗的心脏》的叙事者与叙事结构被引量:1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43-44,59,共3页田明刚 
一个世纪以来,读者对《黑暗的心脏》一书一直兴趣不减,意义的不确定推动着研究持续不断,虽然研究者已经运用了各种各样的视角、方法,但探讨空间仍然相当大。文章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者概念和普洛普的神话模式来发掘康拉德的叙事策...
关键词:叙事者 复调 叙事模式 
浅析《黑暗的心脏》中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42-44,共3页俞瑢 
《黑暗的心脏》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约瑟夫·康拉德最深刻有力的作品 ,它的思想和创作方法影响了后来一些英美现代派作家。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受到众多文学评论家的推崇 ,和它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是分不开的。康拉德舍弃了传统叙事作品中使...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叙事艺术 第一人称限制性叙述手法 歧义讽刺手法 二元对称结构 小说 康拉德 英国 叙事视角 
论《黑暗的心脏》的叙事结构及其审美价值被引量: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54-57,共4页高伟利 殷企平 
论《黑暗的心脏》的叙事结构及其审美价值高伟利殷企平约瑟夫·康拉德的中篇小说《黑暗的心脏》在内容、风格和语言形式上都体现出作者的创作思想。本文就小说的叙述技巧及其审美价值做一探讨。康拉德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大可能...
关键词:《黑暗的心脏》 叙事结构 审美距离 约瑟夫·康拉德 叙事者 审美价值 心理距离 小说 主人公 特写镜头 
叙述人在《黑暗的心脏》中的尴尬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53-60,共8页陈法春 
“叙述人与故事间的关系,以及叙述人与听众间的关系是叙述艺术的精髓所在.”①一部叙事作品的叙述人是作家反映现实的方式和讲故事的视角,同时也决定着读者感知的范围.在研究康拉德的的叙事方式时,人们不可避兔地要涉及他塑造的马洛这...
关键词:叙述人 《黑暗的心脏》 殖民主义 讲故事 康拉德 现代小说 叙事方式 作家 语言 创作主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