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作品数:254被引量:27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徐长福林锋郭丽兰周嘉昕唐爱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总体面相——基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探讨
《哲学研究》2024年第4期31-41,共11页程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及原创性贡献研究”(编号19ZDA016);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新赶考路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观创新发展研究”(编号2022EKS001)白的阶段性成果。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象征克罗伊茨纳赫时期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文本符号。就彼时马克思国家观出场的总体面相,学界解读的“成分还原”倾向,不同程度地遮蔽了文本中富有生命力的叙事逻辑。首先,以“现实的差别”为“阿基米德点”,通过...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国家观 克罗伊茨纳赫时期 
对于“事物本身的逻辑”之追问——《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表现”问题
《哲学研究》2024年第2期16-26,128,共12页吴猛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揭示并拆解了黑格尔国家哲学中的“表现”机制,也即黑格尔何以可能将市民社会处理为由于无法通过自身获得意义因而必须被政治国家统摄在一个由“现实的观念”即绝对精神所推动并作为其“表现”的关系整...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表现 事物本身的逻辑 意义主体 
从国家到市民社会——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思想转向被引量:9
《哲学研究》2018年第2期16-23,共8页程广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编号08BZX073)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
关键词:国家 社会 人的双重本质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论马克思早期哲学中的主谓词关系问题--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为解读重点被引量:16
《哲学研究》2016年第10期22-30,128,共9页徐长福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语言转向研究”(编号13AZX003);2013年广东省高层次人才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西(方)实践哲学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在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及其后几部重要著作中,主词(Subjekt)与谓词(Prdicat)的颠倒是一个重要话题,但在中文译本中,这对术语晦暗不明,致使这个话题始终没有引起关注。问题的症结在于Subjekt的多义性:跟Prdicat配对时可译...
关键词: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Subjekt 主词 谓词 
马克思何以在激进民主主义上逗留?--再现马克思《德法年鉴》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想被引量:4
《哲学研究》2012年第5期3-13,128,共11页邹诗鹏 
复旦大学985第3期项目“思想史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编号2011RWXKZD005)的支持
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即《德法年鉴》时期(1843年夏至1844年2月),这是一个马克思本人告别古典自由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传统,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孕育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集中撰写了几...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 激进民主主义 政治哲学思想 《德法年鉴》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论犹太人问题》 古典自由主义 
马克思对黑格尔二元论的克服与新世界观的创立被引量:3
《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18-24,共7页周书俊 
关键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二元论”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新世界观 西方哲学思想 实践活动 现实的人 
体系化哲学的突破与政治哲学研究方法的转变——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再解读被引量:7
《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20-25,共6页李淑梅 
关键词:体系化哲学 政治哲学 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社会矛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