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

作品数:47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颜同林李畅张欣曾平白化文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戏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海纵横》《上海戏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花木兰的姐姐们:抗战时期历史剧中的“在家女性”
《新华文摘》2022年第19期182-182,共1页罗雅琳 
罗雅琳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在家女性”是抗战时期左翼历史剧中不容忽视的角色,其中可以分出三类:第一类角色有能力走出家庭,但为了照顾家庭又回到家中,如阿英《杨娥传》中“返家孝姑”的杨娥;第二类角色...
关键词:弱女子 阿英 杨娥传 《虎符》 历史剧 花木兰 抗战时期 
戏曲移植创编刍议 以豫剧《虎符》为例
《中国戏剧》2022年第8期56-58,共3页刘江元 
泰州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豫剧在海内外的流向与变迁研究”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ZXY2021,QDJJ006。
郭沫若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五幕历史话剧《虎符》,表现同仇敌忾的民族大义,歌颂如姬、太妃等舍生取义的高尚人格。1962年,邯郸东风剧团的刘志轩、翟翼、周孝武根据郭沫若同名话剧改编而成的豫剧《虎符》,分“乞援”“宫辩”“献策”“盗符...
关键词:改编剧本 东风剧团 话剧改编 豫剧 民族大义 舍生取义 高尚人格 虎符 
花木兰的姐姐们:抗战时期历史剧中的“在家女性”被引量:2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4期87-107,共21页罗雅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建构与反思研究”(批准号:20&ZD280)的阶段性成果。
“在家女性”是抗战时期左翼历史剧中不容忽视的角色,其中可以分出三类:第一类角色有能力走出家庭,但为了照顾家庭又回到家中,如阿英《杨娥传》中“返家孝姑”的杨娥;第二类角色能力有限,一时无法走出家庭,如《杨娥传》中的“弱女子”连...
关键词:历史剧 抗战文艺 女性 《杨娥传》 《虎符》 
论郭沫若新编历史剧中的歌词书写——以《棠棣之花》《虎符》《屈原》为例
《四川戏剧》2022年第3期51-54,共4页张明 赵树勤 
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新编历史剧《棠棣之花》《虎符》《屈原》中有大量歌词,在叙事建构、人物塑造、诗意表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关注。本文从文体越界、歌词功能、书写缘由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中国艺术传统,探索话...
关键词:郭沫若 新编历史剧 歌词书写 《棠棣之花》 《虎符》 《屈原》 
历史剧语言如何“古今共通”——以郭沫若历史剧《虎符》的修改为中心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64-71,175,共9页宋宁 魏建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文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与研究”(1872-1949)(项目编号:17ZDA276);2018年度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郭沫若历史剧伦理因素研究”(项目编号:GY2018C07)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20世纪40年代,郭沫若提出历史剧创作中"古今共通"的语言原则,既是对自己历史剧创作失败与成功的总结,也体现了在文艺大众化语境中的独特见解。相较于其他抗战历史剧,郭沫若对于《虎符》的修改主要集中在语言方面,可以从中探究其历史剧语...
关键词:郭沫若 《虎符》 历史剧语言 古今共通 文艺大众化 
外形动作的探寻——以1943年中万《虎符》公演为中心的考察
《戏剧艺术》2021年第4期122-133,共12页段丽 
南京晓庄学院2020年青年专项科研课题“抗战时期瓦赫坦戈夫演剧理论的译介与传播——以重庆剧坛为考查对象”(2020NXY24)的成果
1943年,中国万岁剧团在重庆首演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在此之前,剧组继承了《棠棣之花》《屈原》的经验,希望能从戏曲动作中提炼出适宜剧作情调的形体韵律与外形动作。同时,又期待借助对斯坦尼体系的学习,在排演中将"建立现实主义的...
关键词:郭沫若 虎符 外形动作 斯坦尼体系 
看汝魏王遗臭远,如姬虽逝足千秋——东风剧团豫剧《虎符》表演版本评介
《郭沫若学刊》2020年第3期47-52,共6页郭俊亭 
2020年春节在老家休假,偶然在网上观看了胡小凤老师主演的豫剧《虎符》,一下子给吸引住了。一是紧凑、环环相扣,充满矛盾冲突的有较高文学性的剧本,二是如姬、魏王和信陵君的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的精湛表演;三是胡小凤深沉、委婉、...
关键词:东风剧团 胡小凤 人物形象塑造 豫剧 话剧剧本 信陵君 郭沫若先生 《虎符》 
《孔雀胆》及其演出
《郭沫若学刊》2020年第1期17-17,共1页堵述初 
本年度雾季中的话剧高潮起的比较①晚,但是一经起来,便声势煊赫,像《蜕变》,《黄金梦》和《孔雀胆》同时演出的盛况,却是去年所没有的。现在来谈谈《孔雀胆》吧。首先要谈的,就是这个剧本的艺术价值。这个剧本是郭沫若先生年来所写定的...
关键词:《屈原》 高渐离 《孔雀胆》 《虎符》 《棠棣之花》 《蜕变》 历史剧 郭沫若先生 
郭沫若:抗战与生活,告别与新生
《名人传记》2019年第12期4-11,共8页汪兆骞 
毛泽东曾于1944年1月和11月,两次致电郭沫若,高度赞扬他的历史剧和自传创作,以及对革命文化工作的贡献。1月,毛泽东致电在重庆的董必武,将“下电传交郭沫若兄”,原文是:收到《虎符》,全篇读过,深为感动。你做了许多十分有益的革命的文...
关键词:郭沫若 《虎符》 历史剧 董必武 
九旬郑榕 人生好比黑夜行路,可失不得足
《中国老年》2018年第3期12-15,共4页梁秉堃 
他是《龙须沟》中的赵大爷、《雷雨》中的周朴园、《虎符》中的侯赢、《蔡文姬》中的右贤王、《茶馆》中的常四爷、《武则天》中的裴炎、《胆剑篇》中的伍子胥、《丹心谱》中的方凌轩;他是第七届“国际学院奖(表演奖)”、“终生成就...
关键词:表演艺术家 人生 《龙须沟》 《蔡文姬》 《武则天》 终生成就奖 《雷雨》 《虎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