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顿河》

作品数:532被引量:1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亚丁李建军夏益群张捷牟学苑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静静的顿河》与《日瓦戈医生》互补比较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8期145-147,共3页赵玲玲 
《静静的顿河》虽采用两条线索写史写人,但作品其实是用史写人,《日瓦戈医生》则略史写人。在写人这个层面上而言,《日瓦戈医生》是将《静静的顿河》作了纵向拓展。但《日瓦戈医生》并非只是《静静的顿河》的注解。本文试图从人的魅力...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 《日瓦戈医生》 人的魅力 生命意识 自由 
《静静的顿河》:一部身份可疑的“红色经典”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2-15,共4页董晓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曾经被视为苏联文学中的一部"红色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之作。然而,这种来自官方的阐释却与作品的文本内涵相去甚远,从文本出发可以看到,作品真正的内涵是与"红色经典"身份不相符的。其文本...
关键词: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 红色经典 
肖洛霍夫陪伴我们追寻真理
《俄罗斯文艺》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Ю.А.德沃里亚申 段丽君 
本文追踪20世纪俄罗斯社会对肖洛霍夫作品思想-艺术创新的接受与评价过程。通过分析,形成作者的观点:肖洛霍夫的美学和意识形态发现,在人民共同生活的历史进程中,是确定价值指向举足轻重的标杆。文章特别指出,在伟大卫国战争前夕及战争...
关键词:M.A.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人民生活主题 艺术尝试 意识形态斗争 重建完整性 
葛利高里原型的历史命运
《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150-156,共7页鲍里斯·索佩利尼亚克 启中 
多年来对《静静的顿河》的著作权一直有人提出质疑。本文以真实的资料为基础 ,从作品主人公原型的命运、与主人公形象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等证明肖洛霍夫无疑就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了解小说主人公原型的命运 ,对于理解人物形象以及小说...
关键词:俄罗斯 长篇小说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 著作权 葛利高里原型 历史命运 主人公形象 
《静静的顿河》修辞心理探析被引量:1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51-56,共6页谢昉 
《静静的顿河》作为一部优美的文学作品,它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比喻修辞的广泛运用。比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受到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地域文化心理、通感思维等几方面的制约。通过对作品中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修辞心理...
关键词:比喻 审关心理 地域文化心理 
主体性,有限的存在——《静静的顿河》现代悲剧意味的阐释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8期74-77,共4页谢昉 
关键词:《静静的顿河》 悲剧精神 苏联 肖洛霍夫 人性 小说 
浅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语言特色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113-115,共3页孙飞燕 
选取《静静的顿河》中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语言进行分析 ,重点论述了带有乡土味的比喻、语言中体现内心活动、语言反映立场的含糊等几个问题 。
关键词:个性化语言 乡土味 比喻 内心活动 《静静的顿河》 麦列霍夫 人物形象 肖络霍夫 小说 文学评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