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词

作品数:1796被引量:2724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正涛郭欣阳刘立霞索站超吴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琥珀胆碱故意杀人、抢劫案的司法审查
《人民司法》2024年第24期32-34,共3页宋晓枫 
【裁判要旨】琥珀胆碱系骨骼肌松弛剂,国家一级管制药品。犯罪嫌疑人利用含有琥珀胆碱的毒针作为故意杀人、抢劫的犯罪工具,手段具有特殊性。针对此类案件应全面做好物证鉴定意见等证据的梳理、比对工作,分析言词证据的真实性,查明案件...
关键词:言词证据 故意杀人 司法审查 琥珀胆碱 裁判要旨 犯罪嫌疑人 社会危害性 犯罪工具 
互殴案件中伤情成因认定及行为定性
《人民司法》2024年第14期35-37,共3页饶伊蕾 
【裁判要旨】在伤情成因复杂的互殴案件中,对于伤情的认定要排除被害人自伤的可能性。具体认定中要避免过度依赖言词证据,做好证据梳理、比对工作,并从言词证据细节完整性、稳定性等角度以及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伤情成因鉴定意见等...
关键词:言词证据 鉴定意见 行为定性 具体认定 互殴 损害后果 裁判要旨 过度依赖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言词证据审查判断规则构建——以被害人陈述可信度审查判断为中心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秦海 唐楠栋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有特殊的证据构造,表现为:言词证据占比大且稳定性差、目击证人少且未成年人出庭率低、被告人翻供比例高、辩方质疑未成年被害人陈述可信度,给定罪量刑带来难度。该类案件存在特定的证明困境:充分印证受到限制、事实...
关键词:被害人陈述 言词证据 审查判断 目击证人 内心确信 宽严相济 未成年被害人 证据价值 
以庭审为中心的口供审查规则构建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3年第25期43-46,60,共5页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构建以庭审为中心的口供审查规则,是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冤错案的产生基本都与口供审查存在直接关联。本文认为,从源头预防冤错案,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必须正确看待口供、科学审查口供,围绕证...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 庭前审查 以审判为中心 口供补强规则 以庭审为中心 审查规则 冤错案 源头预防 
性侵儿童犯罪案件的证据审查与判断被引量:1
《人民司法》2020年第17期4-6,共3页南凌志 詹智浩 
【裁判要旨】性侵儿童犯罪案件,特别是猥亵儿童案件,常呈现犯罪行为较为隐蔽,被告人拒不供认,在案客观证据较少,被害人陈述证明力较弱,导致难以直接严格适用印证证明模式。为了解决证据审查和事实认定的司法难题,在审理时应当更加注重...
关键词:被害人陈述 言词证据 事实认定 犯罪行为 经验法则 综合评判 猥亵儿童 证据审查 
直接言词原则的域外考察及对我国的启示
《人民司法》2018年第28期105-109,共5页包献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加强庭审的实质化建...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 域外考察 诉讼制度改革 现代法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 刑事诉讼法 出庭作证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与证据分析被引量:2
《人民司法》2018年第26期20-24,共5页涂俊峰 李磊 
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2011KFKT06号开放课题<人民法院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证据‘三证合一’试点研究>中期研究成果
【裁判要旨】刑事诉讼中对于证据标准要求严格,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由于时间跨度长、人数众多、隐蔽性强等原因,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四个特征的认定上,在言词证据等传来证据的审查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在证据分析时存在诸多难点。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证据分析 证据标准 刑事诉讼 时间跨度 传来证据 言词证据 隐蔽性 
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伤害案件的定罪与量刑
《人民司法》2017年第20期21-23,共3页李轶凡 
【裁判要旨】酒后驾车造成重大伤害案件的定性,要根据驾驶人的客观行为,结合案发时车辆的行驶速度、案发地点状况、被撞人员的情况及驾驶人关于主观心态的供述和其他言词证据进行综合认定。同时,本着实现案结事了、化解矛盾的目的,...
关键词:伤害案件 酒后驾车 量刑 定罪 客观行为 行驶速度 言词证据 化解矛盾 
直接言词原则有效运用的条件
《人民司法》2016年第13期60-64,共5页钟健生 蒋桥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为实现该目标,必须在审判中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法官本应亲自参加庭审,直接接触证据,听取控辩双方的言词辩论和陈述后形成内心确信,独立作出裁判,但却无往不在案卷笔录的枷锁...
关键词:直接言词原则 有效运用 证人出庭作证率 诉讼制度改革 审判方式 有效辩护 内心确信 哈贝马斯 
论言词证据补强规则的建立——以客观性证据为补强基础被引量:11
《人民司法》2016年第13期65-69,共5页李晓杰 陈静 
证据补强规则主要是指口供补强规则,但是基于言词证据与口供具有共同的证据属性,言词证据补强和口供补强在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因此决定了证据补强规则应当从现有的口供补强拓展至言词证据补强。刑事证据可以分为言词证据和客观性证据两大...
关键词:口供补强规则 言词证据 客观性 空间分析法 逻辑分析法 刑事诉讼法 证据属性 刑事证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