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达

作品数:301被引量:24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卞仁海肖峰张晶萍李长林孙良明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杨树达日记中的婚姻旧事
《文史天地》2025年第3期29-33,共5页尧育飞 
著名语言学家杨树达(1885-1956年),字遇夫,号积微,晚号耐林翁,湖南长沙人。有关杨氏学术成绩及交游的论述业已相当充分,但对他的婚姻生活,知之者甚少。近来读浙江古籍出版社2024年出版的《杨树达日记》,笔者始觉其中颇可申说。与乃师叶...
关键词:杨树达 学术成绩 叶德辉 婚姻生活 交游 湖南长沙 日记 
湖南大学本《目录学讲义》考略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5年第1期126-140,共15页翟新明 
湖南图书馆藏有湖南大学石印本《目录学讲义》二册、国立清华大学铅印本《目录学》一册,二书实为一种,系由湖南学者曾运乾、戴士颖合作完成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戴士颖曾持以在湖南大学中国文学系讲授目录学课程,即湖南大学石印本;杨树...
关键词:《目录学讲义》 湖南大学 国立清华大学 曾运乾 杨树达 戴士颖 
西北示範大学大先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郭晋稀(1916-1998),字君重,1916年10月22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株洲镇(今株洲市)。1936年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回湘潭后在新群学校任教。两年后考入国立师范学院(在长沙)中文系,受到钱基博、钟泰等先生的器重。1940年9月转学至国立湖南...
关键词:国立师范学院 杨树达 湖南省湘潭县 马宗霍 钱基博 郭晋稀 湖南大学 
拒迎之间:杨树达对“新史学”的批判与呼应
《求索》2024年第4期114-122,共9页张晶萍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杨树达学术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9BZS089)。
作为近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学者,杨树达在史学领域成就颇丰。他一方面批判“新史学”扩充史料却又鄙弃正史的史料观,主张“苟欲治史,必先取正史”,致力于对《汉书》的整理与考证,融史家、史籍、史事研究于一体。另一方面,又积极使用新的研...
关键词:杨树达 近代 新史学 话语建设 
蒋礼鸿:万事不如书在手
《名人传记》2024年第8期10-15,共6页潘彩霞 
1943年,中国大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重庆中央大学的教师宿舍里,一位青年守着一方旧书桌,心无旁地撰写《商君书锥指》。两年后,这本书获教育部学术著作三等奖。那年的学术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有两位得主,一位是毛泽东的恩师杨树达先...
关键词:顾颉刚 闻一多先生 商君书锥指 杨树达 中央大学 成大器 学术奖 学术著作 
杨树达佚札所见《词诠》出版过程考略
《人文论丛》2023年第2期84-93,共10页鲁超杰 
通过介绍几通杨树达致财政经济出版社的未刊信札,涉及中华书局1954年版《词诠》的出版发行情况,可与部分杨树达日记相对照,提供了有关《词诠》出版及重印的诸多细节。结合此一时期杨树达与王力、陶孟和等友朋的通信,可大致梳理中华书局...
关键词:杨树达 《词诠》 信札 学术史 
毛泽东的另三位老师
《集邮博览》2023年第10期20-25,共6页刘格文 
《集邮博览》2023年第9期刊登了笔者拙作《毛泽东的老师黎锦熙》,本期再接着介绍毛泽东早年的另三位老师。国文语法老师杨树达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当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于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均有建树...
关键词:语言文字学家 黎锦熙 杨树达 当代学术 老师 训诂学 湖南长沙 修辞学 
民国时期“古今字”研究探析——以杨树达、胡吉宣“古今字”为例
《天中学刊》2023年第5期109-115,共7页温敏 吴昕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7YJA740054);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FYYB028);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2JZD033)。
近现代传统训诂学术语“古今字”的内涵存在同名异实现象。在“古今字”内涵流变的轨迹中,民国时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胡吉宣《玉篇校释》为主要语料,考察民国学者“古今字”观念,发现杨树达的“后起字”...
关键词:民国时期 古今字 后起字 加旁字 分别文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的学术话语及其中国特色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11,150,共12页张春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文科技术语的语域传播研究”(17BYY2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树达《中国修辞学》的学术话语建构颇具中国特色。《中国修辞学》鲜明的民族性与杨树达的基本语言文字运用观相契合。从标题的言简意赅可管窥《中国修辞学》的整体语篇特征。现代语境下,以文言语词作为元语言,是《中国修辞学》话语建...
关键词:杨树达 《中国修辞学》 学术话语 中国特色 
《荧晖阁丛稿》序
《大学书法》2023年第3期158-159,共2页陈永正 
在2018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我曾对桂(张桂光)兄说:“你已年届七十,该编一本文集了。”桂兄说文章多已发表,不必多此一举。我对桂兄说:“社会上的人多把你看成是书法家,没关注你的学者身份、学术成就,学者声名还是要的。”20世纪50年代,...
关键词:同学聚会 学术成就 自选集 学者身份 杨树达 七十岁 丛稿 一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