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

作品数:2029被引量:480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金爱兵蒲俊兵胡豫刘泽霖孙浩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护士进修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哪些合并症?
《护士进修杂志》2016年第16期1512-1512,共1页
答:有心律失常、肾功能衰竭、肺性脑海、电解质紊乱、感染中毒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DIC等。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并症 感染中毒性休克 上消化道出血 肾功能衰竭 电解质紊乱 心律失常 DIC 
DIC的主要发病原理是什么?
《护士进修杂志》2012年第17期1543-1543,共1页
答:DIC的发病原理主要为血管内皮受损、组织损伤、红细胞及血小板损伤释放促凝物质和其他促凝物质入血激活和启动内源、外源凝血系统,广泛形成微血栓并继发纤溶亢进,从而引起出血、微循环功能障碍、溶血及微血栓。
关键词:发病原理 DIC 微循环功能障碍 促凝物质 血小板损伤 内皮受损 组织损伤 凝血系统 
休克晚期为什么会出现DIC?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24期2290-2290,共1页
答:休克晚期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流缓慢,血液粘滞性增高,红细胞易于聚积而形成微血栓;由于严重缺氧和大量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有利于DIC的形成,再加上促凝物质的释放,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所以,由于以上3...
关键词:DIC 晚期 休克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外源性凝血系统 毛细血管扩张 酸性代谢产物 血液粘滞性 
导致DIC的常见疾病主要是哪些?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23期2197-2197,共1页
答:导致DIC发生的疾病主要有7种。(1)严重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恶性疟疾,钩端螺旋体病及某些霉菌感染等;(2)恶性肿瘤:特别是广泛转移的恶性肿瘤如前列腺、胰、肺、胃、结肠及乳腺的恶性肿瘤及急...
关键词:常见疾病 DIC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大面积烧伤 前列腺手术 流行性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 恶性肿瘤 
为什么病人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易发生DIC?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15期1365-1365,共1页
答:肝脏具有清除某些活化的凝血因子及促凝物质的作用,又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因此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机体极易发生DIC。
关键词:DIC 肝功能 凝血因子 促凝物质 
为什么产科各种意外时发生DIC的机率较高?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15期1410-1410,共1页
答:妊娠时多种凝血因子及血小扳增多而抗凝及纤溶活性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种情况在妊娠后期更为严重。因此,产科各种意外时发生DIC的机率较高。
关键词:DIC 机率 产科 妊娠后期 纤溶活性 凝血因子 高凝状态 血小扳 
何谓DIC?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13期1182-1182,共1页
答:DIC(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出血性病理过程。特征为凝血功能障碍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及血小板聚积,形成微血栓。因此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并可继发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
关键词:DIC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聚积 纤维蛋白沉积 凝血功能障碍 纤维蛋白溶解 病理过程 凝血因子 
DIC发生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及溶血机制是什么?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13期1239-1239,共1页
答:DIC发生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为发热、黄疸及皮肤黏膜苍白,并可有血红蛋白尿。与这种溶血有关的因素为:(1)微血管中微血栓形成时纤维蛋白呈条索状沉积而使管腔变窄。红细胞通过困难,易受损伤;(2)DIC时形成的凝血酶等物质可使...
关键词:溶血机制 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 DIC 红细胞脆性 血红蛋白尿 微血栓形成 皮肤黏膜 
简述DIC的防治原则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9期863-863,共1页
答:DIC防治原则主要有6个:(1)控制原发病:消除DIC的病因与诱因。对于容易发生DIC的疾病应严密观察,如有DIC发生应当迅速给予处理;(2)抗凝治疗:是阻断DIC病理过程的极其重要的治疗措施。肝素是治疗DIC的首选抗凝药物,应早期...
关键词:DIC 防治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 早期应用 病理过程 抗凝药物 血液高凝 
DIC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6期559-559,共1页
答:根据病情的进展,DIC可分为三期:第一期(高凝期):此期因原发病使促凝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并激活凝血系统,从而促使微循环中广泛发生血管内凝血,血液呈高凝状态;第二期(消耗性低凝血期):此期因微血栓广泛形成而消耗了大量凝...
关键词:DIC 血液循环 高凝状态 血管内凝血 凝血系统 促凝物质 凝血因子 低凝血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