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

作品数:804被引量:447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郑宏泰唐培吉罗婧王若然徐苏斌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洋行与近代中国化学肥料的传播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24年第3期111-121,共11页王玲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西方化学肥料的引进施用与农业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2BZS115)阶段性成果。
20世纪前半期,西方化学肥料生产渐趋过剩,农业大国中国遂成为欧美各国倾销这一产品的重要地区。以英德为首的洋行利用广告、电影、科普演讲、现场参观、免费试用、合作试验等方式打开了中国民众认知化学肥料的通道,同时招商代理构建城...
关键词:近代中国 洋行 化学肥料 宣传推广 
民国时期祁门红茶的产销统制被引量: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4期54-61,共8页刘淼 
关键词:祁门红茶 民国时期 全国经济委员会 工艺品展览会 统制政策 合作社 绿茶 茶叶生产 祁门县 洋行 
鸦片战争前广州英商洋行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1期56-65,共10页林庆元 黄国盛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初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华初步创设洋行的时期。这个时期英国商行在广州的立足和初步发展,反映了西方新兴资产阶级在华经济侵掠势力的加强。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掠方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洋行 广州 鸦片战争前 港脚商人 《编年史》 东印度公司 中英通商史 起源与演变 行号 贸易 
近代福建海关的建立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第4期73-81,共9页林仁川 
近代福建海关指鸦片战争后建立的闽海关、厦海关和一八九九年开设的福海关,它的建立和发展对近代福建社会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近年来搜集到的一批海关档案和地地方文献,对海关与鸦片贸易,茶叶输出二个方面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海关税务司 近代福建 十年报告 厦门 洋行 社会经济 咸丰 洋员 毛茶 福海 
近代山东草辫业发展探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79-85,共7页王传荣 
山东的草辫业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兴起的外向型手工业。它伴随着山东人民的血泪和不幸,打开了山东对外贸易的新局面,也给山东社会经济提供了争取近代化的有力手段。出口手工业在山东近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
关键词:草辫 近代山东 草帽辫 洋行 沙河 青岛 业发展 探析 手工业史 前引书 
论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商品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被引量: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89-98,共10页戴一峰 
地处福建西北隅的闽江上游山区,崇山起伏,溪流纵横,物产资源丰富,为该省木材、茶叶、纸等大宗产品的主要产区。近代以降,山区商品经济曾一度繁盛,颇见长进,但很快又趋于衰落,山区经济愈加破败。笔者认为,一个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既...
关键词:闽江上游 茶商 乡族势力 洋行 商品经济发展 公报 茶农 樟脑 咸丰 茶区 
近代上海南洋庄和南洋贸易被引量:3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3期94-104,共11页李伯祥 蔡永贵 
中国近代对南洋贸易主要包括当时对英属海峡殖民地(新加坡、马来亚,简称新马),英属北婆罗洲(沙捞越、文莱、沙巴),荷属东印度(印尼),菲律滨、逻罗(泰国)。
关键词:南洋 华商 贸易 南洋地区 近代上海 轻工业品 洋行 国货 黄版纸 香港 
关于无锡缫丝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79-86,共8页张迪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一期高景岳先生《无锡缫丝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演变》一文,读后很受启发。然对高先生文中的某些提法,仍感尚可商榷,愿提出求教于高先生。 一、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丝厂的发展问题 高先生文中提...
关键词:丝厂 缫丝工业 生丝输出 江浙 洋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 横滨 日本生丝 丝织业 进口量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初级市场试探被引量: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3期93-104,共12页戴一峰 
闽江上游山区地处福建西北隅,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素称丰饶。早在明清时代这里的商品经济就较活跃。步入近代,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影响,国内外市场对山区资源与农林产品需求激增的刺激,山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
关键词:初级市场 闽江上游 洋行 墟市 前引书 县城 东亚同文会 沙县 茶商 建瓯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美国轮船商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2期73-84,共12页于醒民 陈兼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断扩大,大批的欧美轮船涌入吴淞口,造成了黄浦江“混浊的江面上大队轮船云集”的局面。其中,侨居上海、专营中国沿海和长江船运业的美国藉轮船商人(下称上海美国轮船商)尤为引人注目...
关键词:船商 华商 华资 美商 前引书 十九世纪 洋行 郑观应 七十年代 轮船公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