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X

作品数:53被引量:20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相关作者:于建勇于冰黄振武高振昕常亮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一般工业技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High Temperature Cyclic Oxidation Behavior of Ni and Co Based Superalloys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2012年第3期211-219,共9页Deepa Mudgal Surendra Singh Satya Prakash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causes degradation of materials in aircraft, marine, industrial and land base gas turbines. To obviate this problem, oxidation behavior of Ni and Co based superalloys viz superni 600 and sup...
关键词:CYCLIC OXIDATION SEM EDAX 
合金元素对变形镁合金阳极氧化的影响
《世界有色金属》2009年第2期34-35,共2页朱志云 刘永丹 刘坚锋 吴振宇 
采用EDAX、XRD、SEM对阳极氧化膜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研究,通过对三种变形镁合金阳极氧化试验的对比,找出合金元素Al对阳极氧化各种指标的影响。
关键词:阳极氧化膜 变形镁合金 合金元素 镁合金阳极 EDAX 氧化试验 XRD SEM 
SiC_p/Al复合材料与化学镀镍层结合机理研究被引量:8
《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第7期982-986,共5页李丽波 安茂忠 武高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跨学科交叉性研究基金资助(No.HIT.MD.2002.17)。
根据结构化学理论,用SEM,EDAX和XPS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和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Al)的表面、断面形貌及界面的结合状态,分析了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结合机理。结果表明,Ni镀层与复合材料界面有良好的结合,在复合材料表面的SiC-A...
关键词:SiCp/Al复合材料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机理研究 化学镀镍 层结 复合材料界面 化学理论 测试手段 EDAX 结合状态 断面形貌 结合机理 外延生长 材料表面 扩散迁移 吸附原子 晶格匹配 拉伸应力 键合作用 混合性质 
钒微合金钢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被引量:1
《鞍钢技术》2005年第1期57-63,共7页Y.Li.D.N.Crowther 郭晓波 
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 (TEM)和X射线能量散射仪 (EDAX) ,对V N和V Ti N两种低碳微合金钢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进行了检验。在 5道次轧制过程中的第 4道次轧制后 ,V N钢的晶粒尺寸由原始粗大的晶粒 (≈ 1mm)减小到约...
关键词:均热 微观组织 微合金钢 铁素体 薄板坯连铸连轧 析出物 晶粒尺寸 工艺过程 颗粒 EDAX 
Bi_4Ti_3O_(12)薄膜及快速退火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年第3期41-43,50,共4页苏学军 李岩 张金春 
采用MOCVD工艺在Ts=4 4 0℃条件下制备组分Bi/Ti=1.4 4的非晶态薄膜 ,经过快速退火处理 ,制备高度择优取向的Bi4Ti3 O12 铁电薄膜 ,在Ts=4 0 0℃条件下制备组分Bi/Ti=1.11的非晶态薄膜 ,经过快速退火处理 ,制备高度择优取向的Bi2 Ti2 O...
关键词:Bi4Ti3O12薄膜 快速退火工艺 MOCVD XRD EDAX 铁电薄膜 
微量稀土对工业纯铝中杂质相的变质行为被引量:57
《中国稀土学报》2001年第2期133-137,共5页傅高升 孙锋山 任立英 陈文哲 钱匡武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E9810 0 0 3 )
采用SEM ,EDAX ,TEM等分析研究了稀土对工业纯铝中富Fe(Si)杂质相的变质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 :富铈混合稀土 (RE)是一种有效的变质剂 ,可使铝中杂质相由粗大长针 (条 )状或骨骼状变为细小的团球状或短棒状 ,且分布较均匀 ,提高了材料...
关键词:稀土 工业纯铝 杂质相 变质 富铁杂质相 SEM EDAX TEM 富铈混合稀土 变质剂 
离子硫化层的微观组织及其摩擦学性能被引量:3
《中国表面工程》1998年第4期15-20,共6页庄大明 刘有荣 林育扬 方晓东 官明喜 
根据离子氮化原理开发了一种硫化技术。文中描述了离子硫化技术的基本过程,以及比传统电解工艺所具有的种种优点。硫化层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和原子扩散过程而形成。其厚度一般在几个至几十个微米之间。采用XRD、SEM和EDAX分析了硫化层的...
关键词:微观组织 GCrl5钢 离子氮化 摩擦学性能 EDAX 六方 45#钢 硫化技术 电解工艺 低摩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